「本文来源:扬州日报」
本报讯(益帆丁云)秋天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受到“秋寒”刺激,胃酸分泌大量增加,刺激胃黏膜,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减弱。再加上不规律饮食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就造成了秋季胃肠疾病的高发。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韩元才介绍,秋季天气凉爽,人们的食欲旺盛,使胃和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尤其是有些人在夏天不注意胃肠保养,暴饮暴食或冷热混食,到了秋天,更会引起胃肠功能下降。其中,细菌性菌痢、食物中*、急性胃肠炎和肠道蛔虫性腹泻都是容易高发的疾病。他建议,目前尽量不要食用凉拌菜、冰镇饮料等食物,寒凉食物容易引发肠胃炎。“这时脾胃易受寒,调理胃肠应注意温胃散寒,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防止因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胃肠病患者秋季要忌食过冷、过烫、过硬、过辣的食物,忌暴饮暴食。有烟酒嗜好者,还应戒烟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