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年暑假即将开始,为使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愉快、有意义的暑假,望家长进一步承担起学生教育监督责任,根据市教育局对学校暑假工作安排的有关规定,现将学校放假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放假及开学时间
放假及开学时间
放假时段:年7月1日——8月28日
报到时间:年8月29日(农历八月初三)
二、假期中的相关提示
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假期,本着让孩子合理休息、健康发展、有所收获的原则,提出以下建议和要求,请您切实承担起孩子第一监护人的职责,在假期里对孩子予以指导和督促!
安全防护要记牢
1.预防溺水。暑假期间天气炎热,是学生溺水、交通事故、汛期灾害的高发期,请家长履行好监护人职责。特别是要教育孩子“七不两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河、池塘、水库、水坑等危险水域玩耍嬉戏,不盲目下水施救;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2.其他安全。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家或外出时注意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合理安排学习与运动时间,杜绝孩子沉迷网络,让孩子掌握防火、防盗、防触电、防煤气中*、防食物中*、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避免事故的发生,平平安安过好假期。
疫情防控不放松
1.假期出行要注意。假期出行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动态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个人疫情防控责任。非必要不前往疫情中低高风险地区或有本土疫情社区传播的城市活动,其中低风险地是指定为中高风险地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如确需前往的,必须提前履行报批手续,避免未经报备或未经批准擅自出行的情况。所有学生向班主任如实报告暑假去向情况。所有人员在开学报到前10天返回湖南省内固定居所(在长沙有固定居所的返回长沙)开展自我健康监测。外出旅行归来,要继续做好10天自我健康监测。
2.做好常态化防控措施。学生及有密切接触的家属假期尽量减少外出和聚集,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外出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做到防疫“三件套”: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配合体温检测、查验两码等,不在人员密集场所长时间逗留,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3.严防输入风险。建议学生家长不要邮购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避免直接接触,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4.返校前做好健康监测。假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相关旅居史。外省返长以及省内有本土疫情市州返长的师生员工返校前要通过“湖南居民健康卡”—“入湘报备”以及向所在学校报备行程,有陆路边境口岸城市和有本地疫情发生的市(州、盟)旅居史人员须查验其48小时核酸证明入校,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省份旅居史或健康码为红*码的师生员工还要按照属地疫情防控*策进行管理。学生返校前,学校将要查验师生、陪读家长的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方可入校。返校前,学生、陪读家长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等异常情况暂缓返校,治愈后凭医学诊断证明返校。
5.坚持“多病共防”。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要去时,正确佩戴口罩。如出现有类似流感的病征应尽早就医。除预防流感外,还要做好肺结核、诺如病*肠炎、手足口病、蜱传播疾病、动物传播疾病和食物中*的防范。学生及家长要牢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主动加强各类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践行绿色健康生活理念,合理分餐、适量点餐,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强化公筷公勺意识,严防“病从口入”。
6.主动接种疫苗。积极做好流感疫苗、新冠肺炎疫苗等疫苗接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阳光假期”实践活动
1.落实行动德育。一是,合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自愿,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和素质拓展等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人人通账号登录长沙教育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