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届CAFA毕业季花家地青年艺术观
TUhjnbcbe - 2022/6/18 14:31:00

届CAFA毕业季|花家地青年艺术观察第二期

伴随中央美术学院年度毕业季“加载中Loading…”拉开线上展帷幕,本次艺讯网毕业季专题“花家地青年艺术观察”,试图为本届毕业生的创作面貌,进行主题维度上的梳理,以图、文、视频的多维方式,为“云”观展的观众们提供更为具体、深度与问题意识的毕业季参与路径。

毕业生们面对不断变动的学习、创作环境与周遭世界之时,于个体创作中展现出了具有内在共同性的几种关切,包括:“女性意识”“回应传统”“疫情之下”“虚拟之境”“时空之间”“观照内心”。六个颇为笼统的主题终究无法完整归纳毕业生的全部创作思考,而是以期在“浪潮”般涌来的作品中,感受新一代毕业生于创作中聚集的能量,以及这些能量试图奔向的方向。

第二期视角:回应传统

艺术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关于传统的争论。从时间距离我们最近的“85新潮运动”来看,作为一个由全国各地的青年美术群体和由中国画问题讨论引起的对传统反思的热潮,在它爆发的短短两三年间,西方的古典、现代、后现代等多种艺术形式在中国艺术界轮番上场,为中国艺术带来了多元化的格局,但不能否认,这时的艺术无论是观念还是创作手法都带有强烈的模仿西方的痕迹。这一狂热的思潮逐渐冷却后,80年代末开始出现一批如徐冰、邱志杰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在国际艺术舞台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传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尽管它经常被诟病“保守”、“落后”,但却滋养着历代艺术家,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如何认识和处理传统的问题。尤其是处于象牙塔之中的青年艺术学子,他们作为当代艺术领域的坚实后备力量,是如何看待传统,又是如何在艺术实践中转换传统的?在今年央美毕业作品展上,笔者注意到一批带有明显传统元素、回应传统的作品。其中,有引入传统文化,探索当下问题的;有以传统画法,传递新思考的;也有将传统与科技相融,展现新造型语言的。为了进一步观察这群艺术青年,笔者邀请了其中12位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享。

1

杜若馨/中国画学院×《何必见戴》

杜若馨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导师陈平教授

同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导师陈平教授。

“从虚无中是创造不出新东西来的。”

诚如安格尔说:“从虚无中是创造不出新东西来的。”可见传统的持续影响力,以及后人对前人积累艺术成果的继承是从事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基石,艺术绝不是空中楼阁、无根之萍。首要的也是基础的,是对中国画山水传统笔墨的深入理解,其中需要大量的观察思考,进而传移模写,外加对自然造化的目识心记。中国传统的艺术具有无限魅力,历史中观众的一次次迭代,保证了现有流传的经典古代画作的质量。

余颇爱宋画山水,也爱在素绢上作画,在层层浸染中以现代人之眼观古人之心,也是当代对传统的一种激活方式吧。山水既是自然的关照也是自我的关照,于是“以情造景,以心造境”就成为我试图攀登的两重阶梯。在我心中对传统的激活就是一次次“知”与“行”的循环。此次创作《何必见戴》,是基于毕业论文对夜游传统活动的兴趣、对“雪夜访戴”画题的研究,以及对传统古典文学的喜爱。故而创作实践中对传统的借鉴,借的不止是笔墨形式,更是一种综合的传统底蕴,是一颗古老而淡然的文心。

杜若馨,《何必见戴》,绢本设色,×cm,

作品阐释:“雪夜访戴”是魏晋时期的一则美谈,王子猷雪夜乘兴访戴逵,至门前兴尽,遂返。夜游的过程成为故事的灵*,过程如此澄澈美丽,何必一定见“戴”呢?余颇爱此间意蕴与哲思,遂依其意境阐发。从左致右画面分隔,暗示“访戴”来与回的循环。我们在宇宙中如此渺小,又如此伟大,时间永不止歇,循环也不会停下。“访戴”的自由与放诞何尝不是现在人们所渴望达到的心灵状态。

杜若馨作品《何必见戴》局部

2

苏听雪/版画系×《镜花缘·》

苏听雪

年12月出生于湖南长沙。

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年继续在央美版画系读研,师从武将,研究方向:插图艺术。

“传统像一汪静水自柳暗花明处缓缓蜿蜒,需要沉心聆听寻源。”

传统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冲刷后还能够留存至今的历史沉淀。它既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又包含前人的精神和智慧。从现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视角往回看,传统像一汪静水自柳暗花明处缓缓蜿蜒,需要沉心聆听寻源。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它的痕迹也许越来越不明显,但它依旧存在,并且总有人能潜入其中将它的魅力挖掘出来。

我的毕业创作《镜花缘·》是根据清代李汝珍的百回长篇小说《镜花缘》而作的一组插图。选择《镜花缘》作为文本的原因之一是我对于中国古代奇幻故事的兴趣。中国古代著作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吸引着我依此进入小说光怪陆离的世界,用文字书写出我无法亲眼看见的景、事、人、物。小说的精彩生动促使我对其中描写的场景和形象进行再创作。

文字经过阅读转化为图像,呈现出来的不仅是文本作者笔下的事物,更多的是我所见、所闻、所感的经验映射。我的心性喜好融入其中,帮助我借由前人的笔墨流露在画纸之上。沉浸于小说之中,再看向现实生活时,已经不自觉戴上了“滤镜”。作为读者的我自己的故事也应该成为《镜花缘》的一部分,重组一个新的《镜花缘》。乐于我的日常点滴与画中的故事不分彼此,身边的小细节随手就加入了创作中。像杂记一样,可以是我爱边画边吃的酸枣核,可以是与我“并肩战斗”一起熬夜创作的同学,也可以是工作室的一个小角落、家里的一个小物件,甚至我某天和发小相聚吃的一锅烤肉……借鉴古画岁月经转的样貌,纸本手绘结合数码,既是怀旧也是创新。限于方寸之间的故事篇幅,它们的承接落在了每一笔勾画上,指尖的重复运动打开的是万变的奇幻世界。

苏听雪,《镜花缘·》,组画六幅,以钢笔、水彩、数码为媒介,单幅尺寸为25×67cm

作品阐释:《镜花缘·》是据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而作的一组插图。当生活碎片跃入小说光怪陆离的世界,随笔尖的无数次勾画,我在传奇与现实的界限上不断碰撞和拉扯,与故事的主角并辔穿行于本不相交的时空。

苏听雪,《镜花缘·》,组画六幅,以钢笔、水彩、数码为媒介,单幅尺寸为25×67cm

苏听雪《镜花缘·》局部

3

马秋子/实验艺术学院×《栎社树》

马秋子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年进入实验艺术学院社会性艺术工作室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传统于大说就是整个历史进程中文明的又一代名词,是集社会实践、文化思想等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内容的凝结。彭吉象老师曾以“道”、“气”、“心”、“舞”、“悟”、“和”来概括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我看来,其中的“道”有可能是传统之筋骨,肉可以重塑创新,骨却是整个灵*之所在。道有天道、人道之分,老庄讲天道、孔孟讲人道。因此当我们谈及传统艺术时不应局限于客观载体的传统工艺,而应深入进传统精神。庄子曾在《栎社树》中以天道谈人道,我的作品在向其学习的同时,也在尽力地模仿这一部分的精神内核,将传统保留。

以传闻中寄寓于社的栎树为传统意象之源,由此阐发出基于当今文化背景下的材、不材、“材于不材之间”—异材的所处位置与庄子“无为”思想现实哲学问题的思考。栎社树这一文化符号本身即能映射出“有用”、“无用”之间的思考大道,因此我以其为创作表现主体,围绕它展开了一段思辨,并写下了一些旁白文字:

材—不材

材之谓何?以人为尺,可居、可用、可品、可赏。然石匠喜斧材作柴,于材有翦伐之害,恐不能寿,而终为无用废材。

不材—材

废木不可成屋舍,是为无用。然则木燃为碳,烹调举炊做羹汤,民皆以食为天,莫不可言无用。

材在时间的洪流与其他外力作用下,终有一日会成为不材之物;不材于一定的机遇下,尤其是在技术产能、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环境中,更是各有其可司之职,因此莫不可下确切的定义,一切之于变化中。庄子以木寓人;李白文诗“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人郑观应“别类分门;因材施教”。木与人自古就常相互指代,在作品中我也效仿古人,以材寓才。通过木材的加工流程、与人交互中的使用等一系列拍摄,并以论文式影像为艺术表现形式,将文字、影像、思考逻辑共同串联杂糅在《栎社树》这一作品中。在“延安讲话”80周年、“北京讲话”8周年之际,以传统文化之根,浇灌新时代之泉,培文艺之树,尽自己的一份能力以作品表现新时代传统。

马秋子,《栎社树》,6′58″,视频、木制品

作品阐释:栎社树,出自《庄子·人间世》,喻为无所可用的不材之木。此作品从“栎社树”的寓言出发,通过研究在高加工的木制业环境下,人们对木制品的使用现状,来探讨何为“才”何为“不才”,以及艺术化的歪才为何价值?普世价值观下的“有用论”、“无用论”是否真实地切合?“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是否映可射于艺术?

马秋子作品《栎社树》视频截图

4

李大天/中国画学院×《铁崖诗十首》《新学伪经考》《印十六品》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系本科

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书法系硕士研究生

导师徐海教授

“人生海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纵观书法史与印学史长达千年且宏大的脉络根系,研习实践中所涉及的对象及素材浩如烟海,名家经典不胜枚举,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面貌及风格特征,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书家,同一书家的不同阶段,其艺术风貌亦不相同,皆有其可读性和特殊性。因此对于书法、篆刻的创作实践与研习,非一朝一夕所能,非一蹴而就所达。这使得我们必须尊重传统、深挖传统,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研习传统。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本科及硕士学习阶段,深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理念影响,创作实践兼顾多种书体的研习,尝试多种风格面貌的表现。力求在多种书体、形制、章法布白的尝试与笔墨语言、创作思维的往复中逐渐“炼化”出独特的形式语言。人生海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李大天,《铁崖诗十首》,×70cm,纸本

作品阐释:我的毕业创作包含书、画、印三个部分。其中行书作品《铁崖诗十首》,文本选取杨维桢古诗十首,风格取法杨维桢行草墨迹,在书法形式语言上,力求融合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册》、《致理齐明府相公》及《游仙唱和册》等书作意趣。行书册页,创作文本选取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一截,风格取法赵之谦行书信札。隶书作品,创作文本分别选取广宣诗、杜甫诗,前者风格取法《礼器碑》之意,后者风格取法陈鸿寿隶书作品及汉代镜铭文字;篆刻作品《印十六品》,其中白文印取法秦汉,朱文印取法古玺及金文,追求印章作品风格面貌的多样性;通过山水画的创作实践,践行书画印一体的研习理念,三者之间相互生发、相互促进。

李大天,《新学伪经考》(行书册页),34×17cm×12,纸本

李大天,《新学伪经考》(行书册页),34×17cm×12,纸本

李大天,《水居山高图》,×68cm,纸本

左右滑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CAFA毕业季花家地青年艺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