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大题
TUhjnbcbe - 2022/6/3 14:04:00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大题专题训练

1.铬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它具有多种价态,单质铬熔点为℃。

(1)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CrO2)2]为原料冶炼铬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Fe(CrO2)2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整数,则铬为________价。

②高温氧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操作a由两种均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过程构成,其内容分别是________、铝热反应。

(2)Cr(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请写出其分别与NaOH、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两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中的铬元素对水质及环境均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重要产品磁性铁铬氧体(CrxFeyOz):先向含CrO的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及硫酸亚铁,待充分反应后再通入适量空气(氧化部分Fe2+)并加入NaOH,就可以使铬、铁元素全部转化为磁性铁铬氧体。

①写出CrO在酸性条件下被Fe2+还原为Cr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处理含1molCrO(不考虑其他含铬微粒)的污水时恰好消耗10molFeSO4,则当铁铬氧体中n(Fe2+)∶n(Fe3+)=3∶2时,铁铬氧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铁矿(主要成分FeS2)制取MnSO4·H2O并回收单质硫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锰溶液混合产生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混合研磨成细粉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浸取时若生成S、MnSO4及Fe2(SO4)3,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所得酸性滤液可能含有Fe2+,为了除去Fe2+可先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需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碱调节pH为4~5,再继续煮沸一段时间,“继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所得滤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⑦需在90~℃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MnSO4·H2O的方法之一是:准确称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ZnO及H2O煮沸,然后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消耗标准溶液VmL,产品中Mn2+的质量分数为w(M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照模拟)铋(83号元素)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铋合金具有凝固时不收缩的特性,用于铸造印刷铅字和高精度铸型。湿法提铋新工艺以氧化铋渣(主要成分为Bi2O3,含有PbO、Ag2O、CuO杂质)为原料提Bi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BiOCl不溶于水,加热至℃就分解生成BiCl3,BiCl3的沸点为℃;

Ⅱ.25℃时,Ksp[Cu(OH)2]=1.2×10-20;Ksp(PbCl2)=1.17×10-5。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Ⅰ”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脱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铜”时,向“滤液Ⅱ”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促进Cu2+水解生成Cu3(OCl)2,则此过程中Cu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滤液Ⅱ”中c(Cu2+)为0.01mol·L-1,当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时,pH恰好为6,出现沉淀Cu(OH)2,此时Cu2+的去除率为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4)“滤液Ⅲ”经加热浓缩后可返回_____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4.(·山东新高考5月模拟)利用钒钛磁铁矿冶炼后产生的钒渣(主要含FeO·V2O3、Al2O3、SiO2及少量可溶性磷酸盐)生产V2O5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V2O5、Al2O3、SiO2可与Na2CO3、NaCl组成的混合钠盐在高温下反应,并转化为NaVO3、NaAlO2、Na2SiO3等可溶性钠盐。

②AlO+4H+===Al3++2H2O。

(1)焙烧Ⅰ包括氧化和钠化成盐两个过程,氧化的目的是获得V2O5,写出氧化过程中FeO·V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制Ⅰ中加盐酸调pH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H3·H2O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制Ⅱ中加入CaCl2溶液除去磷酸盐,pH过小时影响除磷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过大时,沉淀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钒所得NH4VO3沉淀需进行洗涤,洗涤时除去的阴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NH4VO3在℃时焙烧脱氨制得产品V2O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VO3V2O5+H2O↑+2NH3↑。但脱氨过程中,部分V2O5会转化成V2O4,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纯MnCO3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Fe2O3、CaCO3、CuO等杂质)制取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还原焙烧主反应为2MnO2+C2MnO+CO2↑。

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Cu(OH)2

Mn(OH)2

开始沉淀pH

1.5

6.5

4.2

8.1

沉淀完全pH

3.7

9.7

7.4

10.1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进行步骤A,混合物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加热;步骤C中的滤渣为____________。

(2)步骤D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3)步骤E中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G,温度控制在35℃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Mn2+恰好沉淀完全时测得溶液中CO的浓度为2.2×10-6mol·L-1,则Ksp(MnCO3)=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用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锰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称取3.g试样,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产品中MnCO3完全转化为[Mn(PO4)2]3-(其中NO完全转化为NO);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发生反应NO+NH===N2↑+2H2O以除去NO;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60.00mL0.mol·L-1硫酸亚铁铵溶液,发生的反应为[Mn(PO4)2]3-+Fe2+===Mn2++Fe3++2PO;用5.00mL0.mol·L-1酸性K2Cr2O7溶液恰好除去过量的Fe2+。

①酸性K2Cr2O7溶液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样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有Fe2O3、MgO、Al2O3、CaO、SiO2等杂质,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取MnSO4·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金属阳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阳离子

Fe3+

Al3+

Mn2+

Mg2+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5.2

10.4

12.4

②温度高于27℃时,MnSO4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1)“浸出”过程中MnO2转化为M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步除杂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步除杂中形成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调pH至5~6所加的试剂,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

a.CaOb.MgOc.Al2O3d.氨水

(4)第2步除杂,主要是将Ca2+、Mg2+转化为相应氟化物沉淀除去,写出MnF2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已知:MnF2的Ksp=5.3×10-3;CaF2的Ksp=1.5×10-10;MgF2的Ksp=7.4×10-11)

(5)采用“趁热过滤”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少量MnSO4·H2O溶于水,配成溶液,测其pH发现该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工业上由粗锰粉(主要杂质为Fe、Ni、Pb等金属单质)制备高纯碳酸锰。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金属活动性:Mn>Fe>Ni>Pb,

②流程中各步骤中对杂质离子的去除情况如下表:

Fe2+

Ni2+

Pb2+

初始浓度/(mg·L-1)

21.02

4.95

5.86

酸浸后/(mg·L-1)

12.85

3.80

3.39

除铁后/(mg·L-1)

0.25

3.76

3.38

除镍、铅后/(mg·L-1)

0.10(达标)

3.19(未达标)

0.12(达标)

(1)酸浸。向粗锰粉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控制溶液的pH约为5,测定离子的初始浓度。静置一段时间后锰粉仍略有剩余,过滤;此时Fe2+浓度降低,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MnO2,使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铁。向“氧化”后的滤液中加入物质X,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下列可以作为物质X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MnCO3B.Mn(OH)2C.NH3·H2O

(4)除镍、铅。向“除铁”后的滤液中通入H2S气体,待充分反应后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过滤;此时Ni2+不达标而Pb2+达标。推测溶解度:PbS________NiS(填“”或“”)。

(5)制备碳酸锰。已知溶液pH和反应温度对MnCO3的产率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请设计从提纯后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沉淀的实验方案: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氨水-(NH4)2CO3混合溶液]。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大题专题训练

1.铬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它具有多种价态,单质铬熔点为℃。

(1)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CrO2)2]为原料冶炼铬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Fe(CrO2)2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整数,则铬为________价。

②高温氧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操作a由两种均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过程构成,其内容分别是________、铝热反应。

(2)Cr(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请写出其分别与NaOH、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两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中的铬元素对水质及环境均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重要产品磁性铁铬氧体(CrxFeyOz):先向含CrO的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及硫酸亚铁,待充分反应后再通入适量空气(氧化部分Fe2+)并加入NaOH,就可以使铬、铁元素全部转化为磁性铁铬氧体。

①写出CrO在酸性条件下被Fe2+还原为Cr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处理含1molCrO(不考虑其他含铬微粒)的污水时恰好消耗10molFeSO4,则当铁铬氧体中n(Fe2+)∶n(Fe3+)=3∶2时,铁铬氧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3②4Fe(CrO2)2+7O2+8Na2CO32Fe2O3+8Na2CrO4+8CO2③灼烧使Cr(OH)3分解

(2)NaCrO2Cr2(SO4)3

(3)①3Fe2++CrO+8H+===3Fe3++Cr3++4H2O

②Cr2Fe20O27

解析 (1)①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②根据流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2)模仿Al(OH)3与NaOH、稀硫酸的反应确定生成物。(3)①酸性条件下CrO被Fe2+还原为Cr3+,Fe2+被氧化成Fe3+,反应可写成Fe2++CrO+H+―→Fe3++Cr3++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②根据Fe守恒,铁铬氧体中n(Fe2+)=10mol×=6mol,n(Fe3+)=10mol×=4mol,根据Cr守恒,铁铬氧体中n(Cr3+)=n(CrO)=1mol,根据电荷守恒,铁铬氧体中n(O2-)==13.5mol,铁铬氧体中n(Cr)∶n(Fe)∶n(O)=1mol∶10mol∶13.5mol=2∶20∶27,铁铬氧体的化学式为Cr2Fe20O27。

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铁矿(主要成分FeS2)制取MnSO4·H2O并回收单质硫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锰溶液混合产生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混合研磨成细粉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浸取时若生成S、MnSO4及Fe2(SO4)3,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所得酸性滤液可能含有Fe2+,为了除去Fe2+可先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需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碱调节pH为4~5,再继续煮沸一段时间,“继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所得滤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⑦需在90~℃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MnSO4·H2O的方法之一是:准确称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ZnO及H2O煮沸,然后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消耗标准溶液VmL,产品中Mn2+的质量分数为w(M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硫酸浸取时的浸取速率和浸取率 3MnO2+2FeS2+6H2SO4===3MnSO4+Fe2(SO4)3+4S+6H2O

(2)软锰矿粉或H2O2溶液 破坏Fe(OH)3胶体并使沉淀颗粒长大,便于过滤分离 Fe(OH)3

(3)(NH4)2Sx+12NH3↑+H2S↑+xS↓

(4)%

解析 (2)由于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可用软锰矿粉(MnO2)或H2O2将其氧化为Fe3+,既不引入杂质,又能达到除去的目的;用碱液处理时,需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在不断搅拌下调节pH为4~5,再继续煮沸一段时间,以破坏Fe(OH)3胶体并使沉淀颗粒增大,便于过滤分离,得到的滤渣为Fe(OH)3。

(4)已知本实验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锰溶液混合产生二氧化锰。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3MnSO4·H2O===5MnO2+K2SO4+2H2SO4+H2O,已知n(KMnO4)=cmol·L-1×V×10-3L=cV×10-3mol,则n(MnSO4·H2O)=1.5cV×10-3mol,产品中Mn2+的质量分数为w(Mn2+)=×%=%。

3.(·日照模拟)铋(83号元素)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铋合金具有凝固时不收缩的特性,用于铸造印刷铅字和高精度铸型。湿法提铋新工艺以氧化铋渣(主要成分为Bi2O3,含有PbO、Ag2O、CuO杂质)为原料提Bi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BiOCl不溶于水,加热至℃就分解生成BiCl3,BiCl3的沸点为℃;

Ⅱ.25℃时,Ksp[Cu(OH)2]=1.2×10-20;Ksp(PbCl2)=1.17×10-5。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Ⅰ”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脱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铜”时,向“滤液Ⅱ”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促进Cu2+水解生成Cu3(OCl)2,则此过程中Cu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滤液Ⅱ”中c(Cu2+)为0.01mol·L-1,当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时,pH恰好为6,出现沉淀Cu(OH)2,此时Cu2+的去除率为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4)“滤液Ⅲ”经加热浓缩后可返回_____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答案(1)AgCl、PbCl2(2)2BiOCl+2NaOHBi2O3+2NaCl+H2O

(3)3Cu2++2H2O+2Cl-===Cu3(OCl)2↓+4H+97.6%(4)浸出

解析 (1)根据工艺流程图分析可知,铋渣中加入盐酸和饱和NaCl溶液,滤渣Ⅰ的成分是AgCl和PbCl2。(2)“脱氯”时,BiOCl与热的NaOH反应得到Bi2O3和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iOCl+2NaOHBi2O3+2NaCl+H2O。(3)“沉铜”时,向滤液Ⅱ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促进Cu2+水解生成Cu3(O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2H2O+2Cl-===Cu3(OCl)2↓+4H+,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时,pH=6,溶液中c(H+)=10-6mol·L-1,则c(OH-)=10-8mol·L-1,由于Ksp[Cu(OH)2]=c(Cu2+)·c2(OH-),则c(Cu2+)=0.mol·

L-1,n(Cu2+)=0.mol·L-1×2VL=0.Vmol,则去除的Cu2+的物质的量为0.01Vmol-0.Vmol=0.Vmol,Cu2+的去除率为×%=97.6%。

(4)滤液Ⅲ为NaCl溶液,经加热浓缩后可返回浸出工序循环使用。

4.(·山东新高考5月模拟)利用钒钛磁铁矿冶炼后产生的钒渣(主要含FeO·V2O3、Al2O3、SiO2及少量可溶性磷酸盐)生产V2O5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V2O5、Al2O3、SiO2可与Na2CO3、NaCl组成的混合钠盐在高温下反应,并转化为NaVO3、NaAlO2、Na2SiO3等可溶性钠盐。

②AlO+4H+===Al3++2H2O。

(1)焙烧Ⅰ包括氧化和钠化成盐两个过程,氧化的目的是获得V2O5,写出氧化过程中FeO·V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制Ⅰ中加盐酸调pH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H3·H2O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制Ⅱ中加入CaCl2溶液除去磷酸盐,pH过小时影响除磷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过大时,沉淀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钒所得NH4VO3沉淀需进行洗涤,洗涤时除去的阴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NH4VO3在℃时焙烧脱氨制得产品V2O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VO3V2O5+H2O↑+2NH3↑。但脱氨过程中,部分V2O5会转化成V2O4,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FeO·V2O3+5O22Fe2O3+4V2O5Fe2O3 除Si并将AlO转化为Al3+Al3++3NH3·H2O===Al(OH)3↓+3NH、H++NH3·H2O===H2O+NH

(2)形成溶解度较大的酸式盐(或形成溶解度较大的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 产生了Ca(OH)2沉淀

(3)Cl-3V2O5+2NH33V2O4+N2+3H2O

解析 (1)氧化过程FeO·V2O3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Fe2O3和V2O5,化学方程式为4FeO·V2O3+5O22Fe2O3+4V2O5;经过氧化和钠化后,V2O5、Al2O3、SiO2均转化为可溶性盐,Fe2O3成为滤渣;精制Ⅰ中加盐酸调pH是为了和SiO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并将AlO转化为Al3+;加入NH3·H2O后与Al3+发生反应生成Al(OH)3沉淀,还可以中和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H++NH3·H2O===H2O+NH。

(2)精制Ⅱ中加入CaCl2溶液生成磷酸钙沉淀,除去磷酸盐,pH过小时易形成溶解度较大的酸式盐;pH过大时易形成Ca(OH)2沉淀。

(3)沉钒时加入试剂NH4Cl,因此所得NH4VO3沉淀含有的阴离子主要为Cl-;脱氨过程中,部分V2O5会转化成V2O4,且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V2O5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还原产物为V2O4,氧化产物为N2,则氧化还原方程式为3V2O5+2NH33V2O4+N2+3H2O。

5.高纯MnCO3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Fe2O3、CaCO3、CuO等杂质)制取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还原焙烧主反应为2MnO2+C2MnO+CO2↑。

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Cu(OH)2

Mn(OH)2

开始沉淀pH

1.5

6.5

4.2

8.1

沉淀完全pH

3.7

9.7

7.4

10.1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进行步骤A,混合物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加热;步骤C中的滤渣为____________。

(2)步骤D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3)步骤E中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G,温度控制在35℃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Mn2+恰好沉淀完全时测得溶液中CO的浓度为2.2×10-6mol·L-1,则Ksp(MnCO3)=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用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锰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称取3.g试样,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产品中MnCO3完全转化为[Mn(PO4)2]3-(其中NO完全转化为NO);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发生反应NO+NH===N2↑+2H2O以除去NO;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60.00mL0.mol·L-1硫酸亚铁铵溶液,发生的反应为[Mn(PO4)2]3-+Fe2+===Mn2++Fe3++2PO;用5.00mL0.mol·L-1酸性K2Cr2O7溶液恰好除去过量的Fe2+。

①酸性K2Cr2O7溶液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样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坩埚 C、Cu和CaSO4(2)1∶2(3)3.7≤pH<8.1 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且不影响Mn2+(4)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提高原料利用率 2.2×10-11(5)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6)①6Fe2++Cr2O+14H+===6Fe3++2Cr3++7H2O②25%

6.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有Fe2O3、MgO、Al2O3、CaO、SiO2等杂质,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取MnSO4·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金属阳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阳离子

Fe3+

Al3+

Mn2+

Mg2+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5.2

10.4

12.4

②温度高于27℃时,MnSO4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1)“浸出”过程中MnO2转化为M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步除杂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步除杂中形成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调pH至5~6所加的试剂,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

a.CaOb.MgOc.Al2O3d.氨水

(4)第2步除杂,主要是将Ca2+、Mg2+转化为相应氟化物沉淀除去,写出MnF2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已知:MnF2的Ksp=5.3×10-3;CaF2的Ksp=1.5×10-10;MgF2的Ksp=7.4×10-11)

(5)采用“趁热过滤”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少量MnSO4·H2O溶于水,配成溶液,测其pH发现该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MnO2+SO2===SO+Mn2+

(2)将Fe2+氧化为Fe3+

(3)Al(OH)3、Fe(OH)3ab

(4)MnF2+Mg2+Mn2++MgF27.2×

(5)减少MnSO4·H2O在水中的溶解,得到更多产品

(6)Mn2++2H2OMn(OH)2+2H+

解析 (1)“浸出”过程中MnO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SO2===SO+Mn2+。

(2)第1步除杂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可能存在的Fe2+氧化为Fe3+,以便于形成Fe(OH)3沉淀,过滤将沉淀除去。

(3)第1步除杂时调整溶液的pH至5~6,可以使溶液中的Al3+、Fe3+分别形成Al(OH)3、Fe(OH)3沉淀,所以形成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在调pH至5~6时,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所加的试剂应该可以与酸发生反应,可选择含有Ca2+、Mg2+的化合物CaO、MgO,a、b正确。

(4)第2步除杂,主要是将Ca2+、Mg2+转化为相应的氟化物沉淀除去,MnF2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是MnF2+Mg2+Mn2++MgF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7.2×。

(5)由已知②温度高于27℃时,MnSO4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故采用“趁热过滤”操作可以减少MnSO4·H2O在水中的溶解,得到更多产品。

(6)MnSO4是强酸弱碱盐,Mn2+发生水解反应。

7.工业上由粗锰粉(主要杂质为Fe、Ni、Pb等金属单质)制备高纯碳酸锰。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金属活动性:Mn>Fe>Ni>Pb,

②流程中各步骤中对杂质离子的去除情况如下表:

Fe2+

Ni2+

Pb2+

初始浓度/(mg·L-1)

21.02

4.95

5.86

酸浸后/(mg·L-1)

12.85

3.80

3.39

除铁后/(mg·L-1)

0.25

3.76

3.38

除镍、铅后/(mg·L-1)

0.10(达标)

3.19(未达标)

0.12(达标)

(1)酸浸。向粗锰粉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控制溶液的pH约为5,测定离子的初始浓度。静置一段时间后锰粉仍略有剩余,过滤;此时Fe2+浓度降低,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MnO2,使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铁。向“氧化”后的滤液中加入物质X,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下列可以作为物质X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MnCO3B.Mn(OH)2C.NH3·H2O

(4)除镍、铅。向“除铁”后的滤液中通入H2S气体,待充分反应后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过滤;此时Ni2+不达标而Pb2+达标。推测溶解度:PbS________NiS(填“”或“”)。

(5)制备碳酸锰。已知溶液pH和反应温度对MnCO3的产率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请设计从提纯后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沉淀的实验方案: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氨水-(NH4)2CO3混合溶液]。

答案 (1)空气中的O2将部分Fe2+氧化 (2)2Fe2++MnO2+4H+===2Fe3++Mn2++2H2O(3)AB(4)(5)在搅拌下向MnSO4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NH4)2CO3混合溶液,调节溶液pH为7左右,并在60℃水浴中保温,待沉淀完全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后得MnCO3沉淀

解析 (1)Fe2+还原性较强,空气中的O2将部分Fe2+氧化,导致Fe2+浓度降低。

(2)MnO2将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成Mn2+,结合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Fe2++MnO2+4H+===2Fe3++Mn2++2H2O。

(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MnCO3或Mn(OH)2调节pH除去Fe3+。

(4)Ni2+不达标而Pb2+达标,说明溶液中S2-浓度一定时,Ni2+的浓度较大,则相同条件下NiS的溶度积较大,二者为同种类型的沉淀,所以溶解度PbSNiS。

(5)根据图像可知pH在7左右,温度在60℃左右时,MnCO3的产率最大,所以从提纯后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沉淀的实验方案为在搅拌下向MnSO4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NH4)2CO3混合溶液,调节溶液pH为7左右,并在60℃水浴中保温,待沉淀完全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后得MnCO3沉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