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暖
眼看着又到了各种海鲜
变得十分肥美的时候
左手一个生蚝,右手一个扇贝
对于爱吃海鲜的“吃货们”来说
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但是!
有人吃完之后
却并没有感觉到幸福
医院
真实案例
此前有报道称,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陆续出现9例食用海虹中*患者,患者都不同程度出现乏力、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头晕等症状。临床医生询问得知,患者都是在食用自己捕捞的海虹后出现上述症状。
此后不久,唐山市曹妃甸区也出现2例食用海虹中*患者。两男子煮食从电厂冷却水入水口处采集来的贝类海虹及花蛤,每人食用海虹十几个,1小时后出现唇舌指端麻木等症状,随后立即入院就诊。
其中一名男子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男子治疗期间,病情加重,被转入ICU进行治疗,期间曾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海虹?什么东西?
*性这么大?
就是这玩意儿!
海虹为什么会致使人类中*?
海虹又称青口、贻贝,是常见的食用贝类,普通的海虹并无*性,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当食用是对人体有益的。
引起中*的并不是海虹本身,而是海虹吃了含有「麻痹性贝类*素」的藻类,*素在海虹体内蓄积引起的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虹之外,牡蛎、扇贝等贝类水产中也同样可能会含有超标的麻痹性贝类*素,即同样存在致人中*的风险。
什么是麻痹性贝类*素?
麻痹性贝类*素(Paralyticshellfishpoisoning,PSP)是一类神经肌肉麻痹剂,它能阻断细胞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进而使人中*。
这种*素对贝类是没有*的,因为这种*素在贝类体内是呈结合状态。但是,人吃含有*素的贝类后,*素就会迅速释放,然后呈现*性。如果发生中*,潜伏期仅数分钟或数小时,中*症状包括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等,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这种*素*性强,*性是眼镜蛇*性的80倍。
虽然吃贝类会导致中*,但是其实这种*素并不是由贝类产生的,而是由于海洋里的细菌产生,在海藻上沉积,然后贝类等吃了这些海藻,再通过食物链富集,进而进入贝类等的动物体内,并在其体内蓄积、放大和转化等过程形成了这种*素。
麻痹性贝类*素是由石房蛤*素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现已发现该类*素有23种,主要来自于海水中的有*赤潮甲藻,以亚历山大藻为主,此外还包括多种甲藻、蓝藻及与藻类共生的细菌等。
麻痹性贝类*素有多大*性?
在所有海洋食品贝类*素中*事件中,麻痹性贝类*素被公认为世界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对公众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素。
这种*素不怕热,而且很容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加热、微波等常规加工方法因降低水分含量而导致*素浓度增大,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潜在危害。
而且,现代医学尚没有特效的解*方法,中*后果常常比较严重,主要还是依靠病人自身的解*、排*机能来分解、清除*物。
如何预防海虹中*
01
购买要留神
贻贝等贝类食品可以食用,但要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在4、5月份这种赤潮爆发的高峰期,建议不要采捕或购买(食用)野生贝类食品。
无论是贝类还是其他食品,购买时都要挑选放心、有保障的场所,大型超市或者正规农贸(海鲜)市场,其卫生和安全性更有保障,进货、包装等流程也会有严格的监测和质量把控,相对而言更加放心。
02
去内脏,不喝汤
在贝类生物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麻痹性贝*在消化腺、裙边、鳃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较多。所以,食用前要去掉贝类食品的内脏,严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边,减少*素,降低中*风险。
麻痹性贝*是一种水溶性生物*素,在烹煮的过程中会逐步溶解到汤汁中,所以不建议喝汤。
03
避免“中*”高发时期食用
贝类中*事件有明确的“时间聚集性”,一般在春季达到高峰,夏季和秋季会有所降低,在冬季开始回升。所以,春、冬两季最好不食贝类食品,避免增加中*风险。
本文指导专家
重症医学科杨春华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六院ICU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重症医学25年余,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和管理:严重多发伤、重型颅脑外伤、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急性重症胰腺炎、脓*症、MODS、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甲亢危象、脑死亡鉴定、肝肾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等。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朱昌平
感谢重症医学科王丽纯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果壳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