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渗合并酮症和单纯高渗,谁更危险
TUhjnbcbe - 2021/8/20 2:50:00

来源:糖医网

这是一例“非典型”LADA,发病多年后终现端倪!事后看专家剖析其中逻辑对临床实践必有启发,尤其推荐精读——关于LADA诊断及高渗死亡风险的精辟分析。

病例摘要:

●61岁男性,诊断糖尿病7年余

●血糖控制不佳,自行停用胰岛素2天,昏迷入院

现病史:

既往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入院查:

诊断:

●高渗透性昏迷

治疗:

●门冬胰岛素:早6U中8U晚8U餐时

●地特胰岛素:16U睡前

点评:

胰岛素治疗过程中,C肽的检测值有无意义?

关于C肽检测的条件,关键抓住一个数值——血糖5mmol/L:

●内生胰岛功能测定时,正常人血糖5mmol/L,即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在5mmol/L以上即可;

●一般需在检查前停药一次,使其血糖稍高,得到的C肽值更可信。

就本病例来看,根据目前掌握信息,可以做出如下推论:

1)该患者血糖多点5mmol/L以上,测得C肽很低,接近于0,检查结果应该是可信的

2)患者血糖脆性,是内生胰岛功能绝对缺乏的表现

3)患者极度依赖于胰岛素,也表明其内生胰岛功能绝对缺乏

LADA诊断是否能成立?

●LADA具有以下特点:

1)广泛存在于成人2型糖尿病病人中,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0-15%属于LADA,特别是消瘦的患者应注意;

2)LADA从发病发展到酮症酸中*一般需要半年以上;

3)临床特点介乎1型和2型之间;

4)免疫学指标阳性支持LADA的诊断,抗体早期阳性率高,抗体阴性不排除诊断,如果其他条件符合也可诊断LADA。

●关于鉴别:2型糖尿病一般单种降糖药可控制血糖5年,联合降糖药又可控制5年,一般在发病5-10年之后才需要胰岛素治疗。

高渗的死亡率?高渗合并酮症酸中*死亡率比单纯高渗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类患者抢救不当也容易死亡:

■抢救过程中血糖下降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50-mg,血糖下降速度过快超过mg时,容易引起反跳性脑水肿,导致死亡。

●关于单纯高渗引起的死亡:

■糖尿病高渗昏迷老年人多发,死亡率约为50%;

■其原因为口渴中枢不敏感,导致水摄入不足,引起高渗;容易引起急性肾功能减退。高渗昏迷导致死亡与相关脏器损伤、脏器衰竭有关。

●为何高渗合并酮症酸中*死亡率低于单纯高渗?

■高渗性昏迷合并酮症酸中*的患者较年轻,后期脏器损伤轻,因此死亡率相对较低

-END-

/相关阅读/

·必学!糖尿病8个常见并发症的联合用药方案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渗合并酮症和单纯高渗,谁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