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
01.诱因:空腹饮酒、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进餐不规律、大量运动前未加餐、全身相关疾病(肿瘤、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胃肠道手术)、胰岛素和促泌剂等降糖药物过量等。02.临床表现:包括自主神经低血糖症状和大脑神经元低血糖症状。
自主神经低血糖症状:包括震颤、心悸和焦虑、面色苍白、出汗、饥饿和感觉异常。
大脑神经元低血糖症状:包括认知损害、行为改变、精神运动异常、癫痫发作和昏迷。
注意: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反应性减弱,可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应警惕。
03.化验检查:血糖水平≤3.9mmol/L。04.治疗:解除神经供糖不足的症状和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潜在原因。以预防为主。图1:低血糖诊疗流程图源:作者根据中华医学会指南共识整理糖尿病并发乳酸酸中*
01.诱因:过量使用双胍类药物、伴有急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感染、酗酒、高龄及一氧化碳中*。0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主要为代谢性酸中*的表现,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缺氧表现(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等脱水表现,疲乏无力、深大呼吸(无烂苹果昧)、意识障碍、四肢肌张力下降、反射减弱、瞳孔散大甚至昏迷休克,轻症患者表现可不明显。03.化验检查:血糖可正常或升高;尿酮体呈阴性或弱阳性。04.治疗(1).去除诱因;(2).补液扩容和纠正休克:(3).纠正酸中*:(4).胰岛素治疗:(5).肾脏替代治疗:高血糖危象
01.糖尿病酮症酸中*(DKA):临床以高血糖、高血清酮体和代谢性酸中*为主要表现。02.高血糖高渗状态(HHS):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总体的致死率接近20%,是DKA致死率的10倍。HHS往往和DKA同时伴发。03.治疗:补液恢复血容量、胰岛素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去除诱因、防治并发症。(1).静脉补液:第一小时输注0-mL生理盐水。(2).补钾治疗:(3).胰岛素治疗:(4).肾脏替代治疗(CRRT):(5).并发症治疗脑水肿:静脉血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衰竭:必要时给予肾脏替代治疗: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确诊者应尽早行CRRT。
二、慢性并发症:1.心脑血管部位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所致的心血管病变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20%~40%会发生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高收缩压、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均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2.眼睛部位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发病于40岁以上患者且病史较长的患者。病变与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情况及患病时间长短有关。据研究表明,患病15年后,70%以上患者会合并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内障、青光眼以及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3.肾部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患者群中发生率为20%~40%,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病理特征表现为患者尿蛋白增加、肾小球损害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糖尿病肾病常与糖尿病眼病同时发生,肾脏损害逐渐加重直至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4.神经部位并发症——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很高,部分患者在新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了,而少见中枢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麻木、疼痛、感觉异常、泌汗障碍、心率过快、排尿困难、胃肠道不适等,严重者可导致足部溃疡和截肢。遗憾的是,在治疗上,尤其是在根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相当困难,所以其重点还在于预防发生和控制发展。5.下肢部位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常伴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肢体发冷、麻木、行走无力,严重可致肢体坏疽。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神经性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6.糖尿病的精神并发症
抑郁
糖尿病属慢性疾病,常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易引起患者情绪低沉、抑郁、悲观失望,觉得治疗没有希望,严重者出现自杀念头甚至行为。
焦虑
不少患者因担心病情恶化或出现并发症,情绪较为焦虑,常常紧张不安、苦闷、焦虑、莫名其妙地恐惧,并且伴有心悸、多汗、脉速、坐立不安等症状。
意识障碍
糖尿病患者在躯体症状加重或血糖升高时可出现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嗜睡,随着血糖的变化,意识障碍的程度也有波动。
7.口腔疾病
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病程和严重程度均较非糖尿病人群明显增加[6]。牙周炎是糖尿病的常见伴发疾病之一,糖尿病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牙周炎的发生风险增加近3倍。
8.骨折
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明显超过非糖尿病人群。
10.肿瘤糖尿病患者肿瘤风险增加,包括肝细胞癌、肝胆管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等多种癌症。
11.感染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甚至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和死亡。我国糖尿病足患者的总截肢率为19.03%。
感染:糖尿病与多种感染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血液感染、头颈部感染、胃肠道感染、骨感染等。
12.肝胆疾病
肝脏疾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肝脂肪变性的概率更高。
胆囊结石: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相比,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风险增加。
13.血液疾病
贫血:贫血是糖尿病成年患者中的中度公共卫生问题,性别、糖尿病持续时间、糖尿病并发症的存在和糖尿病合并症被确定为与贫血相关的因素。
14.对生殖功能影响:
月经紊乱糖尿病与生殖功能的相互作用机制糖尿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生育能力妊娠期并发症更年期15.糖尿病对性功能影响:
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6.其他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23];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时,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其血清钾、钠、磷、镁含量和有效渗透压明显升高。
还有很多疾病都因糖尿病而导致患病率上升,或者因糖尿病而加重。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注意糖尿病的防治。
声明:本站文章为转载仅作分享,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评论留言删除~
MMC(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etabolicManagementCenter,简称MMC)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牵头,中国医师协会发起成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通过践行“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原则,实现以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规范诊治。
对代谢性疾病患者实行全人(血糖、血压、血脂、尿酸、脂肪肝、蛋白尿、眼底、血管等全面干预)、全过程(无病防发病,有病防并发症,有并发症防残防死)的标准化管理(统一检查检验仪器、统一干预标准、统一干预方法、统一控制目标),以期达到降低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发病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医院内分泌风湿科成立于年,是南阳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医院第一家系统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的专科。
主要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及合并感染发热、妊娠糖尿病等;垂体疾病:如垂体瘤(矮小症、巨人症、溢乳、闭经)、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炎等;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肿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性腺病:如男女不孕症,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异常等;代谢紊乱:如肥胖症、高血脂、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