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个特殊病房的生命ldquo接力r
TUhjnbcbe - 2021/6/18 16:30:00

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病房,42张病床上,轮流躺着多位患有同一种疾病的人——尿*症患者。他们必须常年坚持每周两到三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才有希望延续生命。每天吃下的食物种类,喝下的每一口水,都和病情息息相关。

为让患者实现“高质量”的血液透析

医护们周而复始地

重复着繁杂而琐碎的工作

其间还要耳提面命地嘱咐患者的饮食

耐心抚慰病患的负面情绪

因为这些都与患者病情紧密相关

在这里

医患之间不再是简单的

“治疗”与“被治疗”关系

他们更像亲密的一家人

共同完成一场生命延续的“接力”

近日,在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这个“特殊病房”——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获得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20年里,陪伴患者实现“看着孩子上学、结婚、生子”的愿望

尿*症没有根治方法,除了肾移植,血液透析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就诊初期,许多家属都会问:“血液透析后,他(她)能活多久?”

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护士长马晶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尿*症透析病人的生命周期,与病情、治疗过程、日常护理、心理状态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数据显示,尿*症患者透析史最长的已达48年。马晶说:“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血透时间最长的患者是20年。”

马晶清楚地记得当年与那位女患者“相遇”时的情景。患者陈丽(化名)拉着她的手说:“我已经不敢奢望太多,只希望能多陪陪我上初中的儿子,如果能看到他上高中,我就心满意足了。”如今陈丽已经当了奶奶,现在还是每周三次来透析,时常拿着孙女的照片说:“马护士长,你看我小孙女多可爱。”

这二十年间,马晶陪伴陈丽通过科学的血液透析,实现了“看儿子上高中”“看儿子上大学”“看儿子结婚”“看儿子生子”的愿望。马晶说,说是血液透析可以延续尿*症患者的生命,但在这个漫长的周期里,他们医护和她都经历了太多。

尿*症会引起高钾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代谢性酸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并危及生命。要延长患者的生命,就要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这不仅需要患者在饮食上严格遵照医嘱,甚至每一口水的摄入量和摄入方法都有严苛要求,而且需要医护人员在透析全过程通过各种方式监护,随时发现心、肺、肝功能异常变化的蛛丝马迹,将并发症扼制在萌芽状态。比如说,交流中,透析患者提到身体没劲儿、四肢无力,就要考虑他或她是否多吃了高钾食物,得及时监测防止高血钾症的发生;查体中发现病人出现皮下水肿,就要立刻判断和正常水肿有没有不同,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心衰发生。动静脉内瘘被称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每次在给患者血透前都要检查好这个通路是否畅通,平时还要指导患者学会个人护理。

6点15分到岗一干就是11个小时

“唠家常”也是工作

在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为了保证每个患者一周三次、一次4个小时的血液透析,医护们需要每天6点15分前到岗,连续工作11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但病床旁依旧能听到医患之间“唠家常”的说笑声。

“花花,你这几天饮食、饮水控制的不错哦!继续加油。”被表扬的是一个年过七旬的尿*症血液透析女患者,对于眼前这群二十来岁小护士对自己的称呼,她一点儿不生气,还笑呵呵地说:“对,我就是花花。”

“李姐,你今天穿的可真漂亮。呦,又带手链啦!你要再多吃高钾的水果,我们就把你的手链没收啦……”李姐笑了笑低下头说“没多吃、没多吃”,像个犯错还嘴硬的小孩子。

“周叔,你把自己生活安排的挺好啊,还带了平板电脑啊。”在护士们眼里,他和一个多月前的那个男人已经判若两人。周叔不到60岁,3年前患慢性肾病,一直靠吃药缓解病情,后来病情加重,排尿困难、全身浮肿,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爱旅游的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躺在血液透析中心的病床上痛哭流涕,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再也出不去了”,让人看了心酸。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他身上的不适逐渐缓解,在护士的照顾和悉心开导下逐渐接受现状并精心“安排”起了自己的生活。

这几年,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提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为了让躺在病床上、每次血液透析长达4个小时的患者不觉得无聊,医院专门在血透中心的每个病区挂上了电视。可周叔不喜欢凑热闹,就在平板电脑上下载了自己爱看的电影带来打发时间。有一天,护士长马晶问他最近感觉怎么样,他举着大拇指对马晶说:“特别好!特别好!”对于马晶和血液透析中心的其他22名医护人员来说,这样的“褒奖”一点不亚于获得的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

说起对患者这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特殊病房的生命ldquo接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