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必备场所,实验室的安全对整个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不少伤亡事故。认真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的新情况,深入剖析其事故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的。
警示案例
年2月27日,南京市鼓楼区新模范马路5号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并通过发生破裂的窗户外延至通风管道引燃5楼楼顶的风机,受影响的3至5楼墙面被熏黑,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可能是实验室电路老化。
安全守则
1.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进入实验室应了解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应急方式,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3.实验人员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使用前应确认其使用范围及有效期等,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使用燃烧型蚊香、睡觉等,禁止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在实验室内追逐、打闹。
消防安全
1.常见隐患
(1)易燃易爆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2)消防通道不畅、废旧物品未及时清理;
(3)用电不规范,随意使用明火;
(4)实验室建设和改造不符合消防要求。
2.火灾的扑救
(1)在发生事故时应该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千万不要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应该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撤离。若无人行通道,则可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人的口鼻,则可采用湿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禁止通过电梯进行逃生。若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时,可通过屋顶天台、阳台、落水管等逃生,或在固定的物体上(如窗框、水管等)栓绳子,也可将床单等撕成条依次连接起来,然后手拉绳子缓缓而下。
(3)如果无法撤离,应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还可往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并向窗外伸出衣物或抛出物件发出求救信号或呼喊,等待救援。
(4)生命第一,不要贪恋财物,切勿轻易重返火场。
水电安全
1.用电安全
(1)确认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完好后,才可接通电源进行使用。
(2)绝对不可以擅自拆、改电气线路、修理电器设备;不得乱接电线。
(3)使用电器设备时,应保持手部干燥。当手、脚或身体沾湿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触摸通电的电器设施。
(4)发生电器火灾时,要切断电源,拉闸断电后再进行灭火。在无法断电时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
(5)高电压等危险区域,应该设立警示标识,不得擅自进入。
(6)存放易燃易爆化学药品的场所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现象。
(7)离开实验室时,关好一切不用的电闸和水闸。
2.用水安全
(1)水龙头漏水、下水道堵塞时,应及时联系修理、进行疏通。
(2)定期检查冷却水装置的胶管接口和老化情况及时更换。
(3)杜绝自来水的水龙头打开而无人监管的现象。
(4)在无人状态下用水时,要做好预防措施及停水、漏水的应急准备。
(5)冷凝装置用水的流量要适当,防止压力过高导致胶管脱落。
(6)水槽和排水渠道必须保持畅通。
化学品安全
1.化学烧伤
应立即脱去沾染化学品的衣物,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避免扩大烧伤面积。烧伤面积较小时,可先用冷水冲洗30分钟左右,再涂抹烧伤膏;当烧伤面积较大时,可用冷水浸湿的干净衣物(或纱布)敷在创面上,然后就医。处理时,应尽可能保持水疱皮的完整性,不要撕去受损的皮肤,切勿涂抹有色药物或其它物质,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处理。
2.化学腐蚀
应迅速除去被污染衣服,及时用清水冲洗或用合适的溶剂、溶液洗涤受伤面。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
若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果只溅入单侧眼睛,冲洗时水流应避免流经未受损的眼睛。
3.误食性化学中*
(1)误食一般化学品。为降低胃内化学品浓度,延缓其被人体吸收的速度,保护胃粘膜,可立即吞服牛奶、鸡蛋、淀粉等,或分次吞服含活性炭(一般10克-15克活性炭大约可以吸收1克*物)的水进行引吐或导泻,医院治疗。
(2)误食强酸。立刻饮服毫升0.17%氢氧化钙溶液或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60毫升3-4%的氢氧化铝凝胶、或者牛奶、植物油及水等,迅速稀释*物;再服食10多个打溶的蛋做缓和剂。医院治疗。急救时,不要随意催吐、洗胃。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遇酸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故不要服用。
(3)误食强碱。应该立即饮服毫升食用醋稀释液(1份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再服食橄榄油、蛋清、牛奶等。医院治疗。急救时,不要随意催吐、洗胃。
辐射安全
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须经学校报*府环保部门审批,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涉辐场所需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并对放射源实行专人管理和记录,时常进行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2.涉辐人员必须通过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取得《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超过有效期则需要接受相关复训。
3.涉辐人员在从事涉辐实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规范的进行操作,一定要避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及外照射事故的发生。
编辑:万凯、梁樑
图文:万凯
初审:梁樑、王岩、刘琮
终审:蒲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