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核心考点整理
TUhjnbcbe - 2020/12/21 8:27:00

说明:本篇整理的内容比较重要,有的是经常考,有的是会考大题。

相关阅读:

血液一般检验期末复习01

血液一般检验期末复习02

尿液一般检验期末复习01

尿液一般检验期末复习02

体液一般检验期末复习

排泄物/分泌物一般检验期末复习

细胞病理学一般检验期末复习01

细胞病理学一般检验期末复习02

主要参考教材:

1、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2、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血液标本的运送原则。

一、唯一标识原则

采集后的血液标本具有唯一标识,采用条形码系统能很好保证标本的唯一性,也可以通过编号、标本容器上手工标注患者姓名等方式保证标本的唯一性。

二、生物安全原则

使用可反复消*的专用容器运送标本,特殊标本应采用有特殊标识字样(如剧*、烈性传染等)的容器密封运送。气压管道运送必须使用真空采血管,并确保管盖牢固。

三、及时运送原则

血液标本离体后会迅速发生许多变化,要求及时运送标本至实验室,如血氨(密闭送检)、红细胞沉降率、血气分析(密闭送检)、酸性磷酸酶、乳酸等标本需要立即送检。

血液标本在运送过程中还需注意:

①血液标本管必须加塞、管口向上、垂直放置,以减少管中内容物振动,防止标本蒸发、污染和外溅等。

②避免剧烈震荡,导致标本溶血。

③避免光线敏感的分析物暴露在人造光或太阳光照射下。

④根据保存温度要求可置冰瓶或冷藏箱内运送。

血液标本溶血的主要原因

①穿刺前消*乙醇未干。

②穿刺部位不准确,造成淤血。

③注射器漏气,产生气泡。

④抽血后未卸下针头,强力注入试管。

⑤长时间或用力摇动或拨动血块。

⑥抗凝剂和血液比例不合适。

⑦注射器或容器内有水分。

⑧全血放置时间过长

等等。

成人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图1)

下面将不再给出以上指标的成人参考区间

血细胞的显微镜计数法: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然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血细胞数,经过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血细胞数。

蓝色部分是白细胞计数区域,红色部分是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区域

红细胞的稀释倍数一般为(实际上是),血小板的稀释倍数一般为20,

白细胞的稀释倍数一般为20,但有时候也需要修改。

相关阅读:

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细胞的手工计数

红细胞计数(RBC):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显微镜计数法: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一般倍)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然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红细胞稀释液:Hayem液、枸橼酸钠液、1%甲醛-生理盐水。

要求:等渗、防粘连、防腐。

Hayem稀释液组分的作用:

1、氯化钠(调节渗透浓度),

2、硫酸钠(调节渗透浓度,防止红细胞聚集),

3、氯化高汞(防腐剂,有*)。

缺点:如遇高球蛋白血症或自身凝集素增高患者,红细胞易凝集或形成串钱状,影响计数。

血细胞计数质量保证的关键是控制计数误差。血细胞计数误差可来源于技术误差、仪器误差和分布误差,可通过减小误差进行红细胞计数的质量控制

成人见图1,

新生儿:(6.0~7.0)×10^12/L。

低于3.5×10^12/L可诊断为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1、病理性增多

①相对性增多:血浆水分丢失,有形成分相对增加,绝对值没有发生变化

②绝对性增多:继发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等);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病理性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造血原料缺乏(缺铁贫、巨幼贫);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贫);红细胞丢失过多

血细胞比容(HCT):旧称红细胞压积(PCV),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直接测定采用离心法,间接测定采用血液分析仪法

成人见图1。

新生儿0.47~0.67;儿童:0.33~0.42。

一、增高:

1.血液浓缩;

2.红细胞增多症;

3.新生儿。

二、降低:

1.贫血;

2.其他原因的稀血症

三、应用:

1.疗效观察;

2.计算红细胞指数;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血红蛋白(HGB/Hb):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Hi与氰化钾的氰根(CN-)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nm有吸收峰。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测得吸光度并计算Hb(G/L)。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实验室的分光光度计达不到WHO规定的标准条件,所以利用Hb参考液制备标准曲线,换算出Hb(G/L)。

主要掌握前两种即可。

成人见图1。

新生儿:-g/L。70岁以上,男性:94.2-.2g/L;女性:86.5-.8g/L

贫血(anaemia):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贫血。

临床上通常以血红蛋白为标准进行分级:

轻度贫血:男性g/L,女性g/L,90g/L;

中度贫血:90~60g/L;重度贫血:60~30g/L;极度贫血:30g/L;

低于45g/L应考虑输血。

相关阅读:

贫血的定义/诊断/分级

红细胞平均指数

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指数有助于深入认识红细胞特征,为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1、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指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以飞升(fl)为单位。

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皮克(pg)为单位。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单位为(g/L)

1、手工法:

MCV=HCT/RBC;MCH=Hb/RBC;MCHC=Hb/HCT;

2、血液分析仪法:

MCV由仪器直接测定导出,MCH=Hb/RBC;MCHC=Hb/(RBC×MCV)。

尽管教材是这么说的,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品牌的血液分析仪的MCV都是导出的。

MCV、MCH、MCHC的参考区间见表2-21。

成人的新版参考区间见图1。

红细胞平均指数可用于贫血形态学分类(表2-22)及提示贫血的可能原因。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均的客观指标。其增大提示存在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混合细胞群。

RDW-CV:11.5%~14.5%。RDW-SD:42±5fl。

贫血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RET):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未成熟)红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罗马数字是ICSH的分型

①花冠型(0):骨髓中;

②丝球型(I):骨髓中;

③网型(II):骨髓中;

④破网型(III):外周血中可见;

⑤点粒型(IV):外周血中最多见

显微镜计数法:(活体染色)

一、染料

煌焦油兰、新亚甲兰(WHO推荐)

二、方法

1、试管法:染色时间长(30min),效果好,易重复计数。

2、玻片法:染色时间短,水分易蒸发,结果偏低。

制薄片,不复染,油镜下计数个RBC中Ret数(缩小视野法或Miller窥盘)。

Miller窥盘法计数RET的计算方法见表2-28。

三、评价:

成人:0.~0.,(24-84)×10^9/L;儿童:0.02~0.06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很重要。

H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

M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

L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百分率/绝对值

1.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①Ret增高:骨髓生长旺盛,溶血性贫血时高达0.2以上;急性失血5~10d,Ret升高明显,2周后恢复;巨幼贫、缺铁贫时轻度升高;慢性失血时Ret持续增高。

②Ret下降:造血机能减弱。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后增高不明显,低于0.。如低于15ⅹ10^9/L可作为急性再障的诊断指标。

2.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治疗前,Ret仅轻度升高(正常or轻度减少)。给予相应药物,Ret的升高先于红细胞之前,在用药3~5d后Ret升高,7~10d达高峰;2周后,Ret下降,Hb和RBC才开始升高。

3、放/化疗/骨髓移植后监测:观察骨髓恢复造血的情况

4、药物的影响。

血细胞沉降率(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血沉(仪器法)分三个阶段:①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约10min;②红细胞快速沉降期(聚集减弱,以恒定速度下沉,约40min);③红细胞堆积期。约10min。

(魏氏法)

男:<15mm/h;女:<20mm/h。

一、ESR增快:>25mm/h为轻度↑;25-50mm/h为中度↑、>50mm/h为重度↑。

1、生理性增快:

①妇女月经期;

②妊娠>3月;

③>60岁的高龄者;

④女比男快;晚比早快;热天比冷天快;

⑤过劳、紫外线、X线、服用鸦片等ESR增快

2、病理性增快:

①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心梗发病后3-4天ESR↑,持续1-3周;心绞痛ESR正常。

③恶性肿瘤ESR↑,良性肿瘤ESR多正常;恶性肿瘤治疗有效ESR↓,转移、复发则ESR↑。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SLE、慢性肾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⑤贫血;

⑥高胆固醇血症:

二、ESR减慢

脱水导致的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IC。

血小板计数(PLT):类同与红细胞计数,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见图1

1、血小板计数降至(20~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低于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10^9/L可导致严重出血。

2、血小板超过×10^9/L为血小板增多。

1、病理性血小板减少: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骨髓肿瘤、放射性损伤、巨幼贫);

②血小板破坏增加(脾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③血小板消耗增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④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血液稀释);

⑤先天性。

2、病理性血小板增多:

①骨髓增殖性肿瘤;

②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

③外科手术/脾切除后;

④感染及炎症性疾病;

⑤肿瘤;

⑥其他。

相关阅读:

血细胞分析的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红细胞/血小板篇

白细胞计数(WBC):类同与红细胞计数,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显微镜计数法

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滴入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有核红细胞,所以当有核红细胞较多时,需要校正白细胞计数,校正公式如下:

x:校正前的白细胞数。

y: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分类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成人见图1。

新生儿:(15-20)×10^9/L;6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区间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区间下限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不过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

白细胞分类计数

显微镜目视分类计数法

将标本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学特点逐个分类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相对比值(或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成人见图1。

——————分割线——————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粘附,吞噬及杀菌等功能,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数量最多,对白细胞总数影响最大。

一、生理性变化

1.年龄:新生儿WBC升高,一般在15×10^9/L;3~4天降至10×10^9/L左右;3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2.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当剧烈运动、疼痛和激动时,WBC↑↑,以N为主,是循环池和边缘池细胞重新调配的结果。

3.日间变化:在安静和休息时WBC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下午高于上午,一日之内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2倍。

4.妊娠与分娩:妊娠5个月,WBC↑(12~17)×10^9/L,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更高,如无并发症产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

二、病理性变化

1.增多:急性感染,尤其化脓性球菌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的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肿瘤性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

2.减少:某些感染,尤其是病*性感染;某些血液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感染,绝大多数细菌感染后的白细胞数量为(10~30)×10^9/L,超过30×10^9/L提示深部感染或腹膜炎,超过50×10^9/L提示严重感染。

PS:按照新版参考区间,表2-45中的10和4.0应分别修改为9.5和3.5;

当粒细胞<1.0×10^9/L时,极易发生感染;当粒细胞<0.5×10^9/L(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时,严重感染和疾病复发的风险增加。

——————分割线——————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1、病理性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及传染病恢复期,某些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

2、病理性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此质激素后。

3、直接计数的应用: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观察大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和脑垂体前叶功能。

——————分割线——————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1、病理性增多:

①慢粒:嗜碱性粒细胞可10%。

②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③其他:如淋巴细胞瘤,脾切后和某些转移癌。

2、病理性减少:无太大意义。

——————分割线——————

淋巴细胞计数

1、病理性增多:某些传染病:如风疹、百日咳等;某些传染病恢复期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WBC总数正常)。

2、病理性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长期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等。各种引起N↑的原因均可导致L相对减少。

——————分割线——————

单核细胞计数

1、某些感染:如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某些感染的恢复期;

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

3、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相关阅读:

血细胞分析的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白细胞篇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超过5%和(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细胞为核左移。

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溶血以及应用细胞因子等,常伴有中*颗粒、空泡形成、退行性变等*性变化。核左移多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但也可正常甚至减少。

①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核左移,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抵抗力强等。

②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称为退行性核左移,提示骨髓释放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

核左移分为轻、中、重度三级,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抵抗力密切相关。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严重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退,与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障碍和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有关。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内因子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感染、尿*症、MDS等,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肿瘤时也会出现核右移。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一、电学原理

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的核心技术。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仪器将体积为35~fL的血细胞,分为个通道(channel)。每个通道为1.64fl。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的通道中,显示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istogram)。

(一)白细胞直方图

①正常白细胞分布直方图的左侧高陡,通道在35~95fl为小细胞峰群(主要是淋巴细胞);

②通道在~fl为大细胞峰群(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③左右两峰之间较平坦区有一个小峰,为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个核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有嗜酸/嗜碱粒细胞)

(二)红细胞直方图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是一条近似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通常位于36~fl范围内,横坐标表示RBC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1.主峰左移,峰底变宽:说明存在小红细胞且红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2.主峰右移,峰底变宽:说明存在大红细胞且红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双峰:说明存在正常/异常色素性的两群红细胞,常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如缺铁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等。

二、光学原理

激光散射法:当细胞(或颗粒)通过激光束被照射时,因其本身的特性(如体积、染色程度、细胞内容物大小及含量、细胞核密度等),可阻挡或改变激光束的方向,产生与其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光(表3-1)。放置在石英毛细管周围不同角度的信号检测器(光电倍增管)可接收特征各异的散射光。

前向散射光:FSC

侧向散射光:SSC

三、综合运用

VCS技术: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的技术之一。VCS分别是体积(volume)、传导性(conductivity)和光散射(scatter)的缩写,是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技术之一,它采用三个独立的能量来源在流动池内检测白细胞,根据它的体积(Y轴)、电导(Z轴)、光散射(X轴)定位到三维散点图中的对应位置,不同类型的细胞在散点图上有不同的群落,由此可以将白细胞分为五群(三种粒细胞和淋巴、单核细胞)。

尿液颜色

正常的尿液颜色由淡*到深*色,随尿量的多少、饮食、药物及病变而变化,其颜色主要源于尿色素及尿胆原。

(一)红色

1、血尿(hematuria):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

(1)肉眼血尿:1L尿液内含有1ml以上血液,且尿液外观呈红色,称为~。

(2)镜下血尿:如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3个/HP,称为~。

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肾肿瘤、肾结核、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外伤等;亦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女性亦可因月经血污染,而出现血尿。

2、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超过珠蛋白结合能力(约1.3g/L),可通过肾小球滤出而形成的暗红、棕红甚至酱油色的尿液,称为~。

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等,尿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但需要说明的是,尿血红蛋白(尿隐血)检查结果呈阳性,更多时候是因为尿道出血,而非溶血;尿液中的红细胞很容易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引起尿血红蛋白阳性。

3、肌红蛋白尿:当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时血浆肌红蛋白含量增高,经肾脏排出,产生的粉红色或暗红色尿液。

(二)深*色

胆红素尿: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所致。外观呈深*色,振荡后泡沫亦呈*色,见于阻塞性*疸和肝细胞性*疸。若在空气中久置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外观呈棕绿色。服用一些药物(如呋喃唑酮、核*素等)后尿液可呈*色或棕*色外观,但是胆红素定性为阴性,有助于鉴别。

(三)白色

1、乳糜尿:由于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或深部淋巴管阻塞致使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液,尿液呈乳白色浑浊,称为~。常见于:

①淋巴管阻塞:常见于丝虫病,其尿沉渣中可查到微丝蚴。腹内结核、肿瘤压迫、先天性淋巴管畸形也可以出现乳糜尿。

②损伤:胸腹创伤、手术伤及腹腔淋巴管或胸导管也可出现乳糜尿。

③脂血症:糖尿病脂血症、类脂性肾病综合征及长骨骨折骨髓脂肪栓塞也可出现乳糜尿。

④其他:如过度疲劳、妊娠及分娩后、包虫病、疟疾等也偶见乳糜尿。

2、脓尿

脓细胞:在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其外形多变不规则,胞质内常充满颗粒,胞核模糊不清,常聚集成团,边界不清。

脓尿(pyuria):由于含有大量白细胞,外观呈*白色或白色的尿液。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及前列腺炎、精囊炎等。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的脓细胞,蛋白定性常为阳性。

①镜下脓尿:尿液白细胞5个/HP。

②肉眼脓尿:尿液中含大量白细胞而呈乳白色,甚至出现块状,称为~

闪光细胞:低渗尿液中,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运动,在油镜下由于光的折射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运动似星状闪光,故名。

3、结晶尿:外观呈*白色、灰白色等,主要是由于尿液含有高浓度的盐类结晶所致,以磷酸盐和碳酸盐最常见,还可见尿酸盐、草酸盐结晶等。

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仅为30~mg/24h。

蛋白尿(proteinuria):当尿液中的蛋白质超过mg/24h(或超过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

检测蛋白尿的方法有:试带法(定性或半定量),磺基水杨酸法(确证试验),加热乙酸法(经典方法)。

一、试带法

(一)优点: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标准化,适于健康普查或临床筛检

(二)灵敏度和特异性:对清蛋白灵敏,对球蛋白不敏感,不适用于肾病患者的蛋白检测

(三)干扰因素

1.假阳性:尿pH≥9.0,如服用某些药物,或尿中含磷酸盐、季胺盐消*剂等所致

2.假阴性:大剂量滴注青霉素或用庆大霉素、磺胺、含碘造影剂等

二、磺基水杨酸法

(1)操作简便、反应灵敏、结果显示快,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蛋白均能发生反应

(2)检测灵敏度达50mg/L,有一定的假阳性

(3)CLSI指定的干化学法检查尿蛋白的参考方法,并推荐为确证试验

三、加热乙酸法

(1)方法经典而准确,但操作繁琐复杂.

(2)检测尿蛋白特异性强、干扰因素少,与清蛋白和球蛋白均能反应,灵敏度为mg/L。

①定性:阴性。②定量:<0.1g/L或≤0.15g/24h尿。

一、生理性蛋白尿:因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蛋白尿,称为~。

(一)功能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液内暂时出现少量蛋白质,称为~。

(二)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在直立时出现蛋白尿而卧位则消失,且无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现象。

(三)偶然性蛋白尿:又称假性蛋白尿。由于尿液中混入血液、脓液、黏液、生殖系统分泌物或月经血等,导致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的蛋白尿。

二、病理性蛋白尿

(一)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虑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中蛋白含量常大于2g/24h尿,通常以清蛋白为主,约占70%~80%,另外,β2微球蛋白也可轻度增多)

主要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膜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炎等;也可见于某些继发性肾脏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红斑狼疮性肾病等。

1、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滤过较缓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则相对容易透过,故当形成的蛋白尿以小分子蛋白为主时称为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可判断肾小球滤过膜对大分子蛋白质的滤过能力。选择性蛋白尿时尿中主要为中相对分子质量(4万~9万)的蛋白,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9万的蛋白质几乎不出现。

选择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害较轻,见于早期肾小球肾炎等。

2、肾小球滤过膜失去选择性滤过能力,可滤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此时形成的蛋白尿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严重,可见于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性肾病及严重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提示预后较差。

(二)肾小管性蛋白尿:指肾小管受到感染、中*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重吸收的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为主的蛋白尿。(特点是以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增多为主,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单纯性肾小管性蛋白尿,尿蛋白含量较低,一般低于1g/24h尿)

常见于:

1、肾小管间质病变: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Fanconi综合征、慢性失钾性肾病等。

2、中*性肾间质损害:肾小管性酸中*、重金属(汞、镉、铋等)中*,应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等。

3、肾移植术后。尿中β2微球蛋白与清蛋白的比值,有助于区别肾小球与肾小管性蛋白尿。

(三)混合性蛋白尿: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以上两种蛋白尿的特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β2微球蛋白及中相对分子质量的清蛋白同时增多)

可见于:

1、各种肾小球疾病后期,先侵犯肾小球,后累及肾小管,如慢性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2、各种肾小管间质疾病,先侵犯肾小管间质,后累及肾小球,如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3、全身性疾病同时侵犯肾小球和肾小管,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四)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即~。

可见于:

1、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等。

2、急性、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出现血红蛋白尿。

3、急性肌肉损伤,如挤压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

3、其他,如急性白血病时血溶菌酶增高而致尿溶菌酶升高、胰腺炎时的尿

(五)组织性蛋白尿:指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

还可按其发生的部位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蛋白尿。

健康人的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一般2.8mmol/24h,普通方法检测为阴性。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1.6g/L)时,尿液中卡是开始出现葡萄糖

糖尿(glucosuria):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尿液,取决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和肾糖阀。一般指葡萄糖尿。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最低血糖浓度,称为~。一般是8.88mmol/L(1.6g/L)。

检测尿糖的方法有:试带法(定性或半定量),班氏法,薄层层析法(确证试验)。

一、试带法

(一)灵敏度和特异性: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适用于自动化分析

(二)干扰因素:

1、假阳性见于:

尿标本容器残留漂白粉、次亚氯酸等强氧化性物质或尿液比密过低。

2、假阴性见于:

①标本久置后

②尿液酮体浓度过高(>0.4g/L)

③当尿液在低葡萄糖浓度(14mmol/L)时,维生素C>mg/L与试带中的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

二、班氏法

(1)可测定尿中所有还原性物质,包括:还原性糖类如半乳糖、果糖、乳糖;非糖还原性药物如水合氯醛、氨基比林、阿司匹林、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C、异烟肼等

(2)灵敏度低于试带法,当葡萄糖浓度达8.33mmol/L时才呈现弱阳性

(3)方法稳定,试验要求和成本低

(4)对2岁以下儿童,尿糖试验要求包含铜还原试验

①定性:阴性。②定量:<2.8mmol/24h(0.1~0.8mmol/L)。

1.血糖增高性糖尿:体内许多激素都对血糖有调控作用,胰岛素能使血糖浓度下降,而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等则能使其上升。

(1)糖尿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使血糖升高,轻症病人空腹时尿糖常为阴性。重症病人空腹时血糖水平已经超过肾阈,24h尿中葡萄糖达g或更多,其每天尿糖总量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因而尿糖测定也是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Cushing综合征等均可使血糖增高,尿糖可呈阳性。

(3)应激性糖尿:亦称一过性糖尿,见于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急性心肌梗死、情绪激动、麻醉等应激情况下,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导致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大量释放,因而可出现一过性的高血糖和糖尿。

另外,短时间摄入大量糖类(大于g)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也可引起糖尿。

2.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引起肾阈值降低所致。家族性肾性糖尿因先天性近曲小管对糖的吸收功能缺损而致,见于Fanconi综合征。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时因肾小管损害可导致肾性糖尿。新生儿因肾小管功能不完善也可致糖尿。妊娠时,由于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到抑制,亦可使肾糖阈值下降而出现糖尿。肾性糖尿时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结果均为正常。

3.其他糖尿:尿中除葡萄糖外,还可出现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甘露醇等,后者在肾小管的重吸收率比葡萄糖低,当过多进食上述糖类或体内代谢紊乱致血中浓度升高时,可出现相应的糖尿。如妇女哺乳期,可由于乳腺产生过多乳糖,可随尿排出形成乳糖尿。肝硬化或肝功能障碍时,肝脏对果糖和半乳糖的利用下降,可出现果糖和半乳糖尿。

需要说明的是,糖尿病的诊断对血糖有明确要求,对尿糖没有要求;换句话说,诊断糖尿病需要测血糖,不需要测尿糖。

尿中胆色素包括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俗称尿三胆。

胆红素: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可分为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1、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滤出;

2、结合胆红素相对分子质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出。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因此尿中不能检出胆红素。

尿胆原:是胆红素在肠道中被细菌还原所产生,尿胆原经空气氧化及光线照射后转变成*色的尿胆素(粪胆素)。

 

尿胆原:①定性: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②定量:男性:0.30~3.55μmol/L;女性:0.00~2.64μmol/L;儿童:0.13~2.30μmol/L。

尿胆素:阴性。

利用尿三胆检查可协助鉴别*疸类型及查明病因。

1.肝细胞性*疸:尿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均为阳性,可见于急性病*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细胞*疸,如药物、*物引起的中*性肝炎也可出现类似结果。

2.溶血性*疸:临床上可见于各种溶血性疾病、大面积烧伤等。

3.阻塞性*疸: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如胆石症、胆管癌、胰头癌、肝硬化等。

*疸类型尿胆红素尿胆原

正常阴性阴性~弱阳性

梗阻性*疸显著增加阴性

溶血性*疸阴性显著增加

肝细胞性*疸中度增加轻度增加

详细

尿沉渣:尿液排出体外并经离心沉淀后,能在显微镜下看得到的有形成分。是尿液中有形沉淀成分的统称。

1、未离心尿液直接涂片法

取新鲜混匀的尿液1滴直接滴于载玻片上,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细胞用高倍镜观察10个视野,管型用低倍镜观察20个视野(可用高倍镜鉴定),记录结果。

2、离心尿液直接涂片法

取新鲜尿标本至少10ml,RCF×g离心5分钟,取出离心管,用吸管慢慢将上清液弃掉,切勿弄混沉渣,最终留取0.2ml沉淀物,混匀后取1滴置于载玻片上,覆以18mm×18mm盖玻片后镜检,或充入标准化计数板后镜检。

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有形成分全貌和管型,然后用高倍镜鉴定细胞成分,细胞用高倍镜观察10个视野,管型用低倍镜观察20个视野,记录结果。

血尿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大部分红细胞(>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形态红细胞。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呈双凹圆盘形,细胞膜完整。偶见影形红细胞或棘形红细胞,但异常形态种类不超过2种。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尿液中畸形红细胞(>70%)的类型在2种以上。表现为红细胞大小改变、形态异常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及含量变化。红细胞体积可相差3~4倍,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锯齿形红细胞、影形红细胞、半月形红细胞、颗粒形红细胞等,其血红蛋白含量不一。

引起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的因素有:

①肾小球基底膜病理性改变对红细胞的挤压损伤。

②各段肾小管内不断变化的pH、渗透压、介质张力、代谢产物(如脂肪酸、溶血磷脂酰胆碱、胆酸等)对红细胞的作用。

2、混合性血尿:尿液中出现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种红细胞时称为混合性血尿,依据某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为均一性和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型血尿。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以红细胞增多为主,而尿蛋白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见于泌尿系统疾病(感染/肿瘤/结核/结石等)、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各种出血性疾病等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常伴有尿蛋白增多和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3、混合性血尿:提示出血可能不是起源于一个部位,有肾小球性,也可伴有非肾小球性。引起混合性血尿的疾病中,IgA肾病居首位。

管型(cast):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

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是:

①原尿中有少量的白蛋白和由肾小管分泌的T-H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

②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和酸化能力;

③要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

尿液的化学成分使多联试带上的试剂模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化学成分的浓度成正比。当试带进入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比色槽时,各试剂模块依次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不同的反射光,仪器接受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微电脑处理,计算出各检测参数的反射率,与标准曲线比较校正,最后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自动输出结果。公式:R(%)=(Tm*Cs)/(Ts*Cm)

1、组成: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

2、多联试带的

(1)结构:①尼龙膜;②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③吸水层;④塑料底层。

由表及里依次是:尼龙膜→碘酸盐层→试剂层→吸水层→塑料底层

(2)作用

尼龙膜: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干扰反应

碘酸盐层:破坏干扰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

试剂层:顾名思义

吸水层:使尿液均匀快速渗入,并抑制其渗透到相邻反应区

支持层:顾名思义

注意维生素C的影响(主要引起假阴性)

当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中WBC、RBC、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均为阴性时,可不进行显微镜复查;但若其中有1项阳性,必须同时进行显微镜复查。

尿液自动化分析与手工显微镜检查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自动化分析简便高效,具有标本用量少、速度快、项目多、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适合大量标本的筛查;但自动化分析容易受到干扰,出现假阴性、假阳性,也不能反映有型成分的真实形态(影像式分析仪依然不能完全识别尿液有形成分),在肾病等病理情况下,部分检验结果不可信。

显微镜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金标准”,能真实展现细胞等有形成分的形态,直观可靠。但显微镜检查法需要检验人员有一定的经验/水平,且操作费时,不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筛检,尤其门诊急需检验结果时。

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同时兼顾效率和准确性,又快又好的获得检验结果。

粪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少(每日出血量<5ml),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被消化破坏,显微镜下也见不到红细胞;这种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明,需用化学法、免疫法才能证实的微量出血,称为隐血。隐血试验(OBT)是指用化学或免疫学的方法证实微量血液的试验。

(一)化学法:这类方法种类很多,根据色原物质不同分为:邻联甲苯胺法、邻甲苯胺法、联苯胺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还原酚酞法等;根据反应试剂状态或试剂载体不同又分为湿化学和干化学试纸法。其实验设计原理基本相同,此类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目前实验室常用。

1.原理: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将供氢体(色原)中的氢转移给H2O2生成水,供氢体脱氢(氧化)后形成发色基团而呈色。呈色深浅可反映血红蛋白(出血量)的多少。

2.灵敏度:

①邻联甲苯胺、邻甲苯胺、还原酚酞法最灵敏,可检出0.2~1.0mg/L的血红蛋白,只要消化道有1~5ml出血就可检出。其中邻联甲苯胺法是在年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检验方法学学术讨论会推荐的方法,但易出现假阳性。

②中度灵敏的试验有联苯胺法、匹拉抗米酮法及无色孔雀绿法,可检出1~5mg/L的血红蛋白,消化道有5~10ml出血即为阳性。为了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临床上宜采用中度灵敏方法。

(二)免疫学法:免疫学法常用的方法有ELISA和胶体金等方法,此类方法所使用的抗体为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一般血红蛋白为0.2mg/L即可获阳性结果)、特异性强,饮食和药物等均对结果无影响,目前被认为是大肠癌普查最适用试验。

阴性

1、对消化道出血有诊断价值:消化道溃疡、药物致胃粘膜损伤、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所致消化道出血时,隐血试验常呈阳性反应。

2、为消化道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提供依据:消化道肿瘤病人,由于肿瘤直接或间接侵犯、破坏消化器官中的血管,隐血试验呈持续性阳性;胃肠道溃疡病人仅在发病时有出血的表现,隐血试验结果呈间断性阳性。

3、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的1个筛选指标:隐血试验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其中早期胃癌诊断符合率为20%,晚期符合率达95%,对50岁以上的无症状者,每年做1次粪便隐血试验,对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早期大肠癌病灶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时,往往无症状,粪便中带有微量的出血是早期诊断大肠癌唯一可查出的异常指标。

阴道清洁度检查

检查方法有湿片法及涂片染色法。湿片法简便、快速,临床常用,但对细菌观察结果较差。涂片染色检查,对细胞结构和细菌观察清楚,结果准确客观,但较复杂、费时、少用。

I~II度。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是阴道炎症和生育期妇女卵巢性腺分泌功能的判断指标。

III~IV度为异常,多见于阴道炎,常可同时发现病原体。单纯清洁度异常而未发现病原体时,为非特殊性阴道炎;

卵巢功能不足,雌激素水平减低时,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较差,糖原减少,阴道杆菌减少,易感染杂菌,导致阴道不清洁,如行经前及绝经后。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的诊断

约1/2的BV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伴腥臭味,查体可见外阴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等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物均质、稀薄。

根据BV的诊断标准,下列4项临床特征中至少3项阳性即可诊断BV:

(1)线索细胞阳性;

(2)氨试验阳性;

(3)阴道pH值>4.5;

(4)阴道均质、稀薄分泌物。

其中(1)必备。

精液主要由精子(5%)和精浆(精囊液、前列腺液、尿道球腺、旁腺液)组成。

检查前应向患者解释精液标本采集方法、禁欲时间、标本采集前排尿等。标本采集室最好在实验室附近,室温控制在20℃~28℃。不能用乳胶安全套作为容器,以免影响精子的活动力。准备用来储存精液的容器使用前应置于20℃~37℃条件下,以免影响精子细胞的活性。

(1)采集标本前要禁欲(包括无遗精或手淫)3-7天(30岁以下2-3天,30-40禁欲3-5天,40以上禁欲5-7天)

(2)要将精液全部排入洁净的干燥容器中。

(3)天冷时要注意保温,尽快送检(30-60min)

(1)评价生育功能,用于不育症的诊断的和疗效判断。

(2)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如肿瘤、结核、先天发育不全等。

(3)计划生育的科研,输精管结扎后的疗效观察,术后6周精液内应无精子存在。

(4)为人工受精和精子库筛选优质精子.

(5)法医学鉴定。

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系统

通过摄像机或录像与显微镜连接,跟踪和确定单个精子的活动,根据设定的精子运动的移位、精子大小和灰度及精子运动的有关参数,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动态处理分析,并打印结果。CASA系统既可定量分析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精子活动率,又可分析精子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特征。

总之,CASA技术还无法取代显微镜检查。WHO目前依然推荐用显微镜来检测精子浓度和存活率。

脑脊液的颜色

无色透明或淡*色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移行,可呈*色。当中枢系统有炎症、损伤、肿瘤或梗阻时,破坏了血脑屏障,使成分发生改变,而导致其颜色发生变化。

(1)红色:常见于各种原因的出血,特别是穿刺损伤的出血、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

(2)*色:脑脊液*色称为*变症,可由出血、*疸、淤滞、梗阻等引起。

①出血性*变症: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出血,由于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胆红素增加。出血4~8h后脑脊液即可呈*色,48h颜色最深,并可持续21d左右。

②*疸性*变症:见于重症*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胆管梗阻、新生儿溶血症等,由于脑脊液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其呈*色。

③淤滞性*变症:由于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时,红细胞从毛细血管内渗出,导致脑脊液中胆红素增高,从而使脑脊液呈*色。

④梗阻性*变症:见于髓外肿瘤等所致的椎管梗阻,导致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当蛋白质超过1.5g/L时,可使脑脊液呈*色。*色的程度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呈正比,且梗阻部位越低,*色越明显。

除此以外,脑脊液中*色素、胡萝卜素、黑色素、脂色素增高时,也可使脑脊液呈*色。

(3)白色:多因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所致,常见于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4)绿色:多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性、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多见于脑膜黑色素肉瘤或黑色素瘤等。

(6)无色:除了见于正常脑脊液以外,也可见于病*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等。

脑脊液蛋白质

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血浆为低,大约为血浆的0.5%。

脑脊液蛋白质的检查有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

定性方法:有Pandy试验、硫酸铵试验和Leevinson试验。

①Pandy试验(潘氏试验):蛋白质与苯酚结合成不溶性的蛋白盐,所需标本量少、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易于观察,但本试验过于灵敏,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弱阳性。

②硫酸铵试验:利用球蛋白在饱和硫酸铵中可产生沉淀或混浊。操作较为复杂,灵敏度不如pandy试验,但特异性高。

③Leevinson试验:操作费时,特异性低。

①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②定量:腰椎穿刺:0.2~0.4g/L;小脑延髓池穿刺:0.1~0.25g/L;侧脑室穿刺:0.05~0.15g/L。

脑脊液蛋白质阳性常见于:脑组织和脑膜炎症性病变,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流脑等。

脑脊液蛋白质强阳性见于:脑出血、脑外伤等(血液混入脑脊液)。

一、漏出液:一般为非炎症性积液,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不断被重吸收,液体在毛细血管内外移动的方向取决于四个因素:

①毛细血管血压;②组织液胶体渗透压;③血浆胶渗压;④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静水压)

则漏出液的形成原因:

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②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③淋巴回流受阻;④水、钠潴留。

二、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液体、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等)和各种细胞成分等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和组织间隙及浆膜腔,形成积液。

渗出液形成原因见下:

1、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或支原体等。

2、恶性肿瘤: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浆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3、其他: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液、胆汁和胃液)、风湿性疾病等也可引起积液。

浆膜腔积液蛋白质

(一)定性-李瓦他(Rivalta)试验

浆膜上皮细胞在炎症刺激下粘蛋白分泌增加。稀醋酸中滴加胸腹水,看有无蛋白沉淀出现。

①阴性:清晰,不呈现雾状;

②阳性:出现白色雾状,下沉到管底不消失。

30g/L以下阴性,40g/L以上阳性,二者之间约80%阳性。

(二)定量-双缩脲法测定蛋白

总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等,

(一)Rivalta试验:在蒸馏水中加冰乙酸后应充分混匀,加标本后需要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肝硬化腹膜腔积液因球蛋白增高且不溶于水可呈云雾状浑浊,Rivalta试验可出现假阳性。

(二)必要时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查:血性浆膜腔积液测定蛋白质时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应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

①Rivalta试验:非炎性积液为阴性;炎性积液为阳性。

②蛋白质定量:漏出液小于25g/L;渗出液大于30g/L。

综合分析浆膜腔积液蛋白质的变化对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以及积液形成的原因有重要意义

①胸膜腔积液:蛋白质对鉴别积液的性质有一定误诊率,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如胸膜腔积液与血清蛋白质浓度比值大于0.5,多为渗出液。

②心包膜腔积液:蛋白质对鉴别积液的性质意义不大。

③血清腹膜腔积液清蛋白梯度(SAAG):对鉴别肝硬化腹膜腔积液与其他疾病所致的腹膜腔积液有一定的价值。

SAAG=血清白蛋白浓度-腹水白蛋白浓度(g/L)

1、SAAG≥11g/L,多为门静脉高压,为漏出液。

2、SAAG11g/L则没有门静脉高压,多为渗出液。精确度97%。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注意:一定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不可生搬硬套

结核性与恶性胸水的鉴别

一样要注意: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不可生搬硬套

核异常是癌细胞主要形态学特征之一。

主要变化有:

(1)核增大,特别是核质比(N/C)增大。

(2)核形态和轮廓不规则。

(3)染色过深、染色质呈粗颗粒状。

(4)女性出现异常性染色质小体。

(5)核膜异常。

(6)核仁异常。

(7)有丝分裂异常。

(8)其他变化。

①大小:与已知大小的细胞进行比较,如红细胞(约7μm)或良性细胞核等。正常细胞核大小随细胞周期变化,S期、G2期细胞(占1%-2%)的核体积大。大多数恶性细胞有核增大的特点,但胞质的量多正常,导致N/C增加。同一类型癌细胞有胞核大小不一的现象,称为核大小不一,与染色体数量或肿瘤干细胞有关。

②形态和轮廓:细胞核形态常与细胞质密切相关。圆形或多角形癌细胞的核呈圆形、卵圆形。梭形癌细胞的核呈长形或梭形。通常细胞核轮廓异常,有小的突起或切迹,有时呈指状突起,但较难识别。在细胞学涂片上,细胞核形态和轮廓异常,伴有核和N/C增大,应高度怀疑为癌细胞。

③核染色:采用恰当的染料(如苏木素)染色时,在有丝分裂间期癌细胞的核多染色过深,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和核膜增厚。但是,正常器官也可见核增大和染色过深,如胚胎性肾上腺皮质和内分泌器官(甲状腺腺泡)。

④女性性染色质小体:女性性染色质小体(Barr小体)呈致密的半圆形结构,靠近核膜,实质是失活的女性X染色体。出现2个或2个以上Barr小体称为X染色体异常,多见于癌细胞,特别是乳腺癌、宫颈癌细胞。

⑤核膜:多数癌细胞核膜增厚且不规则。有时,出现核孔增厚。核孔厚度与DNA有关,DNA含量增加使核孔增厚,而且核孔厚度与核体积一致。

⑥核仁异常:核仁常嗜酸性、居中,伴体积和数量增加,若见到巨大核仁(直径5-7um)就可诊断为恶性。核仁形态常异常,呈逗点形或“切饼干刀样”。有时,可见多个核仁(超过5个),特别是分化差的肿瘤,如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

⑦有丝分裂异常:在细胞学涂片上,有丝分裂异常是癌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原因是癌细胞常出现染色体移动缺陷、不分离、染色体延滞、有丝分裂纺锤体异常、染色体数量异常和有丝分裂异常定位等。与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有关。

⑧其他变化:癌细胞常见2个或多个核。但是,多核是一种常见现象,也可见于良性细胞,无诊断价值。

部分恶性肿瘤可出现特殊的核异常,如甲状腺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可出现浆或核内包涵体,核周出现透明区。在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上,甲状腺癌细胞可出现核皱褶、沟或折叠,使核呈“毛虫样”外观。但是,某些正常和良性病变细胞,如肝细胞、支气管纤毛细胞、口腔、角膜或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间皮细胞、卵巢颗粒细胞瘤细胞、室管膜细胞瘤细胞等也可出现类似变化。

女性生殖道细胞病理学

1、黏膜白斑:

常发生于子宫颈,多为黏膜表层异常角化,为癌前病变,偶见于角化型浸润性癌。巴氏染色后,脱落的表层角化鳞状上皮细胞无核,呈淡*色,偶见胞质棕色颗粒。无核鳞状上皮细胞比例小于0.5%。出现无核鳞状上皮细胞必须报告,因鳞癌常伴有特征性黏膜白斑和异常深染核。

2、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

多发生于表层细胞,细胞单个或成片排列,细胞大。细胞质多且成熟,边界清楚。核增大,至少比中层细胞大3倍,N/C轻度增大,细胞核不同程度深染,染色质分布均匀常呈粗颗粒状,核膜轻度不规则,常见双核和多核。核周空晕或细胞质浓稠呈橘*色为特征。

3、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

病变多为中、底层细胞,细胞单个或成片排列,细胞大小不一。可与LSIL相似,也可为小型基底层细胞。细胞质形态多样,可表现为不成熟淡染或化生性浓染,偶见成熟并浓染角化。细胞核增大、深染,因细胞质减少,故N/C明显增大,染色质呈颗粒或块状,分布均匀。核膜不规则,常有明显内凹或核沟,一般偶见无核仁。

4、鳞癌:

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以宫颈癌最为多见,宫颈癌以鳞癌多见(占95%),其次为腺癌(约占5%),未分化癌极少见。在同一张涂片上可见角化型鳞癌和非角化型鳞癌细胞,以非角化型鳞癌细胞多见。

(1)角化型鳞癌:癌细胞较少,常单个散在,聚集的细胞团较少见,细胞大小和形态各异,可呈梭形、尾形。细胞质多角化性改变,多数角化而染成亮橘红色,细胞核大小不一,核膜不规则,常有多个深染不透明核,染色质粗颗粒状,不规则分布,有透亮副染色质,可见大核仁和癌性背景,有时可见癌珠。

(2)非角化型鳞癌:癌细胞呈单个或界限不清的合胞体样排列,细胞一般较HSIL小,细胞质呈嗜碱性。细胞核染色质呈粗块状,分布不均匀,核仁大而明显常见肿瘤素质。还有一种少见变异型的非角化型大细胞型鳞癌,细胞单个或合胞体样排列,细胞质中等量、呈嗜碱性,核仁明显。

呼吸道细胞病理学检查

(一)良性支气管上皮细胞异常

1、细胞增大:

单个纤毛细胞体积增大,有时达到2倍以上。急性损伤使纤毛细胞的纤毛和终板丢失。

2、细胞核增大、多核:

细胞核增大,含1个大核仁或多个小核仁,可见纤毛或终板。分化良好的单个纤毛细胞发生核复制或分裂,形成合胞体细胞,细胞核2-20个,甚至上百个,核小、规则、大小一致。

3、核仁增大:

纤毛细胞体积轻度增大,出现单个或多个明显核仁,易误认为腺癌细胞,但可见纤毛或终板。

4、纤毛细胞衰变(CCP):

纤毛细胞远端的纤毛脱落,形成无核的纤毛小体和有核的细胞质残留物,核退变,类似凋亡,胞质内出现各种大小的嗜酸性包涵体。

5、杯状细胞异常:

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患者的痰液、支气管穿刺和刷取标本中,可见杯状细胞数量增加,部分细胞体积增大。

(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形态学:

1、鳞癌:此类型最为常见,痰液和支气管分泌物能快速准确的诊断肺鳞癌。主要来源于支气管上皮细胞鳞状化生,多为非角化的鳞癌,角化型较少。

2、腺癌:

癌细胞大,呈圆形或多角形,偶见柱状,常成堆或散在。成堆细胞具有三维乳头状或球形结构,保存良好时细胞质丰富,常见细小空泡,染色较淡,常嗜碱性。含大黏液空泡时常将核挤到一边,形成单个空泡状癌细胞,易误认为巨噬细胞。细胞核较大,染色质细颗粒状,常轻度深染,核膜清晰,罕见核固缩。有1个或多个明显的核仁,原发性腺癌和大细胞分化差腺癌很难鉴别,出现乳头状结构或柱状癌细胞可诊断为腺癌。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

1、腺癌:占积液内转移癌的80%以上,常见为肺腺癌、乳腺癌、浆液性卵巢癌、子宫内膜腺癌、食道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等。

其细胞学特点是:

(1)呈腺体样或管状结构。

(2)形成多层、圆形或卵圆形聚焦,提示乳头状增生。

(3)单个癌细胞呈柱状,与其他肿瘤类型有明显区别。

(4)印戒样癌细胞,核异常,偏位,胞质内含巨大黏液空泡。但是,仅见胞质空泡不是诊断腺癌的依据,须有明显的核异常。

(5)分化差的腺癌细胞鉴别诊断很困难。

2、角化型鳞癌:

积液中少见,仅占2%~3%,分化好角化型鳞癌很容易识别,但罕见于积液,如角化型肺鳞癌、咽或食道鳞癌等。

细胞学特点:

(1)角化型鳞癌,无论核结构如何,积液中可出现类似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的癌细胞。

(2)出现无核鳞状上皮细胞、核阴影、淡化或消失。

(3)鳞状细胞珠形成是诊断角化型鳞癌的标志之一。

以后,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核心考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