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科是铜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的一家综合性检验检测实验室。科室现共有职工17人,其中女性职工13人,占科室总人数76.5%;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3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3人。科室的主要业务包括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各类样品的检验检测。近五年来,实验室依托“食品风险监测能力提升项目”、“铜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楼改造项目”、“抗疫特别国债铜梁区疾控中心能力提升项目”等各类资金,累计投入余万元用于科室能力建设,采购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脉冲场凝胶电泳仪、微生物质谱仪、全自动多病原芯片检测系统等一大批高端检验检测设备;建成可移动方舱PCR实验室约70平方米,建设PCR实验室、加强型P2实验室、百级洁净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等特殊用途实验室各一间,极大地改善了实验室环境条件和硬件设施。随着实验室硬件设施设备的改善,实验室也愈来愈深入地参与到与人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各类卫生检验工作。近三年,累计检测辖区各供水站/厂水样件,约项次,发现突出问题3起,保障了辖区老百姓的饮水安全;累计检测食品风险监测样品件,约余项次,为制定科学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和安全风险提示提供了科学依据;累计开展公共场所监测家,约余项次,为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辖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及时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消毒情况,累计开展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工作73家,约余项次;累计开展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55家,累计检测约项次;参与处置食物中毒、流感、登革热、疟疾、不明原因肺炎、麻疹风疹疫情等突发传染病事件累计64起,为处置突发事件做出了,开展HIV抗体筛查人次。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为全面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当时疾控中心检验科8名职工果断放弃休息,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既要负责全区核酸检测,又要负责全区所有隔离酒店及居家隔离人员的采样,第一时间检测出我区首例阳性病例,为流调摸排和疫情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持。刚开始隔离人员不理解,他们去采样时被人谩骂也被人用凳子砸过;脱掉防护服时,他们全身已湿透,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双手已脱水......自疫情两年多来,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全体职工24小时待命,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群样本随到随检。截止目前,全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除1例为其它机构检出疾控中心检验科复核外,其余均为疾控中心检验科检出并复核。整个疫情期间,卫生检验科坚决履行岗位职责,在统筹全区核酸检测力量,保障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物资及个人防护用品、培养核酸检测和样本采集专业人员、保障各类重大会议、开展疫情常态化监测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截止年4月17日,疾控中心实验室累计检测人员样本人次,冷链农贸食品及其包装件,环境样本件,进口货物件,涉疫货品件,接触隔离物品件,重点场所物品21件;开展各类人员培训52次,累计培训采样人员人,核酸检测人员95人。多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卫生检验科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和同行的广泛认可,并连续8年在全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全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年度考评工作中荣获优秀单位,连续5年在全市流感病毒检测实验室年度考评工作中荣获优秀单位;年荣获重庆市疾控系统微生物检验工作先进集体、“年重庆市寄生虫并防治技术竞赛”集体二等奖,连续6年在全市疾控系统水质监测、食品风险监测等各类盲样考核工作中取得“满意”成绩;年,刘永兴同志被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刘永兴、王德苗、唐瑜三名同志被授予“重庆市铜梁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美巾帼奋斗者’”荣誉称号。未来,铜梁区疾控检验科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情怀,披荆斩棘、继往开来,为打造一支在公共卫生领域设备精良、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检测队伍而努力奋斗。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审稿
钟春雨
校对丁小燕编辑
肖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