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但婴幼儿、老人等免疫力弱的群体,常容易感染一种叫做鹦鹉热衣原体的病毒,感染后可能导致重症肺炎伴多器官衰竭。
有资料显示,接触笼养玩赏鸟是70%鹦鹉热病人的发病原因,其中养鸟人是最大的感染人群。
鹦鹉热住进ICU,29天全力抢救转危为安
患者黄先生(化名),男,71岁,因“发热3天,咳嗽、咳痰1天”于07月25日11:16入呼吸内科,因病情危重,于当日21:39以“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经过29天精心救治,终于转危为安,于8月23日痊愈出院。
▲黄先生和家人送来锦旗
出院后,黄先生携家人一起,为重症医学科送来锦旗,并亲手写下感谢信,以表谢意。黄先生表示,这次从生死线上把自己命救回来,多亏了重症医学科主任熊建琼带领下,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
起病突然,进展快速
黄先生于7月22日无明显诱因,自觉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自行口服抗病毒颗粒、美林等,症状无改善,7月24日出现咳嗽、咳黄色脓痰,7月25日出现喘累、气促、口唇紫绀,医院。
▲黄先生入院时病情危重
黄先生入院时精神差,呼吸35次/分(正常人12-20次/分),喘累明显,高热(体温39.3℃),右肺实变征象(叩诊实音,闻及痰鸣音),严重低氧血症(吸氧浓度75%,脉搏血氧饱和度80%(正常人吸氧浓度21%、氧饱和度95%以上),氧合指数小于(正常参考值:大于)。
转入重症医学科,快速排查找出病因
黄先生入院当日,由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转入重症医学科。当时黄先生病情非常危重,经过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床旁纤支镜检查留取痰液送病原学培养和宏基因组测序(mNGS),并进行抗感染、雾化祛痰、平喘,维持电解质平衡和内环境稳定等处理。同时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RRT)清除炎症介质。
▲科室医护人员精心救治黄先生
7月28日,宏基因组测序(mNGS)结果终于出来了,提示患者是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基于精准病因,快速调整了治疗方案。
鹦鹉热衣原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如果自身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可能无意中接触到感染源,导致黄先生出现了重症肺炎、多器官衰竭等严重病症。
▲护士协助黄先生进行床旁站立、行走训练
很快,黄先生病情开始好转,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感染逐渐得到控制,循环稳定。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医护人员积极帮助黄先生开展肢体功能锻炼。8月13日停用所有抗感染药物,8月16日拔除气管切开导管,恢复正常发音、进食,8月23日痊愈出院。
▲黄先生病愈出院
家有老小,养鸟需谨慎
重症医学科主任熊建琼教授介绍到,鹦鹉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人蓄共患病,最早报道于年,因最初本病患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得名“鹦鹉热,后又发现接触其它鸟类也能发病,又称“鸟热”。
其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于年被发现,经呼吸道或密切接触感染,致病性强,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早期多有畏寒、咽痛等流感样表现,严重时出现肺炎、心内膜炎、脑炎等。
鹦鹉热衣原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中仅占1%,且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实验室传统检验不易检出,导致诊断困难、抗感染治疗缺乏针对性,部分患者因此进展至重症,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科室简介》》》
医院重症医学科是综合ICU,编制床位21张,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原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熊建琼教授领衔,拥有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主管护师、护士20余名,专家梯队搭建合理,核心医护人员来自原医院ICU团队。
重症医学科可开展多种无创及有创监测和治疗,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治疗、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治疗、重症血液净化治疗、血液灌流治疗、血浆置换治疗、营养支持治疗、镇静镇痛治疗等。在各类危重病救治、重症胰腺炎、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中毒救治等方面,具有雄厚的诊治实力。(文图/赵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