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和亲戚来往了。
黄玲玲的结婚喜宴上,只来了父母和几个朋友,显得有点冷清。
她们家是大家庭,亲戚特别多,但这次她一个都没请,只因为去年她全给拉黑了。
以前,逢年过节的家族聚餐,就因为她家条件最差,所以忙前忙后的只能是她父母。亲戚一句好话没有,还总是使唤得理所当然。
她父母老实巴交,觉得都是一家人,亲人高兴,自己吃点亏也没什么,对此,黄玲玲也不好说什么。
去年,她带了男友回老家,在她告知男友酒精过敏,不能喝酒的情况下,那些亲戚们依然劝酒,摆长辈的谱灌酒,最后闹得男友酒精中毒,医院。
所以,她果断退出家族群,拉黑了所有的亲戚,就连结婚这么大的事也懒得通知他们。
不仅仅是黄玲玲,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果断地选择“断亲”。
懒得维护,逐渐疏远,主动逃离一些以血缘为主要纽带的亲戚关系,在社会学里就称之为“断亲”。
根据南京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胡小武的《青年“断亲”:何以为生,何去何从》的论文数据可以看出,“断亲”总体上是:年龄越小,与亲戚的联系越少。部分90后是“偶尔联系”,00后则是“基本不怎么联系”。
“断亲”,早已成为了一种社会事实。
博主小怪5年前选择了“断亲”。
有一年,她生了一场大病,向父母和亲人求助,但他们却无动于衷。
小怪失望至极,痛下决心,拉黑了他们。
小怪说:这么多年来,她大部分的精神内耗都来源于家人,父母离异,亲戚看不起她。每次在她想要寻求他们安慰的时候,得到的往往是一盆冷水和道德的批判。
无效沟通,认知差异,无法被感同身受,这些都让她感到痛苦。
自从“断亲”后,小怪说:这是她做过的最不后悔的决定。
看完小怪的故事,有网友在底下评论道:我的家人和亲人一边说爱我,一边对我捅刀子,我虽然没有真正挨打过,但却比挨打还难受千万倍。亲人没办法选择,但我们可以筛选,“断亲”后,我的人生真的开阔了许多。
其实“断亲”,并不太符合国人的传统特性。
中国人都喜欢热闹,比如结婚,来的人越多代表人缘越好,祝福也就越多。
就连丧事,也兴大办,除了红色换成白色,笑声变成哭声,其它和喜事基本没什么差别。给死者送行的人越多,也代表着逝者生前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人。
但,随着90后,00后,甚至是80后涌现出来的“断亲潮”,以后很难再见到如此热闹的场面了。
有网友感慨:我百年之后,也就一桌子客人。
“断亲”渐渐取代了血缘捆绑,成为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新潮流。
我国从年至年间,有超过6亿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2亿的人口实现了跨省市居住流动。
大量的社会人员流动,逐渐拉开了亲人间的空间距离和共同语言,久而久之,对彼此也没什么感情可言。
李尧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深圳工作,在外地7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每次来回都行色匆匆,更别提有多余的时间去维系亲人间的感情。
见面次数少了,李尧和他们渐渐有些生分,聚会时也很少能聊到一块。
亲戚们讨论的,基本都是去哪里打牌,喝酒,唱歌?李尧则喜欢看书,看一些新闻财经类的文章。
所以每年初二吃完那顿饭后,他和亲戚们又回了各自的轨道上生活。
对于李尧来说,每年的聚会简直可以用如坐针毡,如芒刺背来形容。
也因此他更愿意呆在出租屋发呆,也不想回老家,去面对那些亲戚,太累了。
血缘关系也无法抵挡文化水平的差异,和长期的零互动所造成的疏离。
他们参与不到对方的生活,又何来共同的话题。没有感情基础的交流,对不是“社牛”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
亲人间感情的淡薄,相处的压力,让曾经怀念的乡愁,渐渐变成了真正的“乡愁”。
在传统社会,血缘关系是人们进行人情往来的唯一依据。
如果一个家庭没了粮食,没钱交学费,治病,结婚,办丧事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只能找亲戚帮忙。
对于这一点,娇研深有体会。
没钱交学费,她总跟着母亲去舅舅家借钱。
娇妍到现在都记得,每次去舅妈总会说:“没钱就别上了,女孩子读什么书,以后嫁人了赚钱都给外人花。”
那时候实在太穷,母亲也没办法,只能一次次的低声下气求人,舅妈总是咄咄逼人,阴阳怪气的样子,和母亲求人的卑微态度刺痛了娇妍。
她不记得到底和舅舅借了多少钱,但这些却始终忘不掉。
后来工作,有了点积蓄,她想买房,钱不够,母亲说找她舅舅借。
娇妍拒绝了,小时候没有其他途径,只能找舅舅借。
现在长大了,社会的发展,让她有了别的选择,她实在不想和舅舅家再有金钱上的往来。
因为这么多年来,舅舅和她说话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她受够了。
以前为了母亲,她才勉强维系这份亲情的。
现在娇妍告诉母亲,她不想再看舅舅的脸色,更不想欠他们的人情。
其实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利民政策的逐步实施,以及各种简便的贷款途径,很多家庭都在经济上实现自由独立,经济独立又促进了家庭独立。
亲戚间互相需要的作用逐渐减弱,加上往来的减少,也让很多人在情感上降低了对亲戚的需要,“断亲”也就变成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了。
说起年轻人最害怕的节日,估计春节莫属了,因为他们真的很讨厌“走亲戚”这项活动。
但每次又碍于父母的面子,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走亲戚。
因为你不去,除了让父母难做,难免也会遭到一些亲戚说闲话,让人说没礼数,没教养。
可每次都无一例外的,搞得自己心情很不好。
28岁的王鹏,就越来越不喜欢回家过年了。
每次回去都是一场大型的拷问现场,谈恋爱了吗?工资多少?什么时候买房买车?女朋友家有钱吗?到时候给多少彩礼啊?
这些亲戚每年都像唐僧似的,在他耳边嗡嗡叫个不停,听得他都耳朵长茧了。
他们看似关心,实则只是习惯了倚老卖老,喜欢对晚辈的生活指手画脚。
没有边界感的盘问,这些王鹏都还能忍,但让他心寒的是,有一次几个亲戚居然当着一屋子的人指责他小气。
王鹏在大城市工作,表面看起来挺光鲜,但实际上开销大,也没存下多少钱。
每年春节前几个月,他都得省吃俭用,才能存下一些春节的备用金。
虽然他还没结婚,但工作后他也开始要给老人,小孩,父母发红包了,加上买回家和送亲戚的礼品,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那一次,王鹏的二叔当着很多人的面,竟然直接教育起他来,说他是整个家族唯一的大学生,怎么混得比其他堂兄弟们都差。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赚不到钱还小气,每年不是提箱水果,就是买牛奶,不像其他人,送的都是好烟好酒。
王鹏很是无语,自己送的是心意,花的是实实在在的钱,怎么在他们眼里就变得一文不值呢?
他刚想开口反驳,可看到父母递过来的眼色,他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他想,既然这么嫌弃,那他以后不送了,也不想和他们多来往,免得给自己添堵。
走亲戚带礼物,其实只是一种美好祝愿,但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亲戚间的不断攀比,越来越多的人都害怕去走亲戚。
花了钱不说,背后可能还要遭受别人的指指点点,这种花钱不讨好的事情,大家打从心底越来越厌恶。
因血缘链接起来的亲情,在不断的攀比和没有边界感的干扰下,渐渐变味,成了一种桎梏,甚至是枷锁。
最近,关于年轻人“断亲”的话题,一度冲到热搜,这也说明了,“断亲”现象的普遍以及情感共鸣。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像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一样,那么重视亲情了。他们在面对让自己感到不适的亲情时,都会更加勇敢地选择“断亲”。
减少往来,甚至是断绝关系。
有研究表明,超过80%的人在“断亲”后,更多的是感受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比如更加自由,也更加独立。
因为他们不需要再面对那些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给予的道德审判。
他们也不再需要再去伪装自己,和亲戚们进行虚伪的客套。
他们需要的,是和自己同频,三观一致,更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虽然现在的“断亲潮”愈演愈烈,但等到这代“断亲”的年轻人自己当了父母,组建家庭,他们就会明白亲情的重要性。
他们最终还是会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而选择重新回归亲情。
因为“家谱文化”是中国人最具特别的文化,是需要代代相传的。
正如专家所说的:今日之“断亲”青年,迟早都会“认亲”的。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不少网友都提出质疑,“难道兜兜转转,到最后还是要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吗?难道选择“断亲”就是不成熟,不理智的做法吗?”
其实到底要不要“断亲”,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感受。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选择“断亲”的,有的人重视亲情,即使在相处中有过委屈和不悦。
但他们重视亲情的程度远重于自己的感受,为了维系亲情,甘愿牺牲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种选择,无可厚非。
而有的人更加重视自己的感受,他们不愿意委屈,强迫自己去接受因血缘关系带给自己的痛苦。
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宁愿舍弃让自己感到不愉快的亲情。
比起“断亲”后的孤独感,他们更想要的更加轻松和自由的人生。
但说到底,亲情也和友情,爱情一样,它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也得讲究你情我愿,也追求双向奔赴。
就像网友说的:所谓的亲戚,亲才是戚,不亲就变成了弃。
我们完全有选择的权利,怎么选,取决于自己的感受,只要自己觉得适合自己就行。
佛经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取舍亲情”本身也是一种自我疗愈,勇敢去做自己想要的选择,放弃不值得的。因为只有走出伤痛,摆脱包袱,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