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酸汤子这样的悲剧,太让人痛心了
TUhjnbcbe - 2024/2/22 17:08:00

据媒体报道,截止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事件的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已不幸去世。

至此,9名中*者已全部死亡。

听闻此消息,心中涌起一种格外的悲凉。

10月5日,一场亲人之间的早餐,竟导致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全部中*。

此事从10月8日开始报道,本以为已经离去的死者,还可能是因为抢救不及时,没想到所有的中*者,都会相继的逝去,这太叫人痛心了!

也足见这些处理不当的食品*性之烈。

酸汤子网络图片

什么“酸汤子”“臭碴子”,这都是过去在东北经常能听说的食品,只知道那是很贫穷时期的一种产物,没想到食之不当,会这么厉害!

我从小生活在东北,对东北人的生活,还是很熟悉的。

尤其是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东北人一到冬天,天寒地冻,饮食就成了大问题。

我们家是从南方来东北的,初到东北的时候,过得尤其苦。

不懂得采暖,不懂得要储菜过冬,尤其是连一些普通的咸菜、酸菜也不会腌。

寒冬腊月,屋里四面透风,睡一觉醒来,没来得及倒掉的洗脚水已冻成一坨,连盆子都变了形!

床板下面,常常结着一层厚厚的霜!

网络图片

上顿下顿,吃的都是窝头,能拿土豆白菜熬一顿汤,就很不错了,平时吃得最香的,就是一块腐乳了!

左邻右舍,时常会过来帮一些忙,指导一下,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而我一直都以为,我们家吃的是最差的。

母亲那时就总是非常伤感地说,为什么人家的餐桌上总有吃的啊?人家会做呀!

后来,我人再大了些,去一个朋友家,突然发现,他妈妈竟在往刚买回来的大酱里撒咸盐!

难道是这大酱还不够咸吗?

网络图片

才猛然觉悟,原来人家就是一直这么省着过的,怕咸就可以少吃一点,我们家可从来没再往大酱里放过盐!

我们的一个邻居就很会做大酱,每年都会给我们家端来一小碗,很*、很稀、很嫩的那种,很好吃。

大概人家知道,我们家的人,口味都很淡吧。

但我们却总有些不敢吃,主要是想起来就感觉脏,因为制酱的“工艺过程”是要用脚去踹的。

我们家那时有过臭虫,在榻榻米里,在墙缝里。

白天一有太阳,就要晒晒榻榻米,晚上总得点着灯,拿个缝衣针,把那爬回去了的臭虫,再从墙缝里给扎出来。

后来集体给喷了药,就没了。

但我们家从没有过虱子。

邻居就笑话我们家“没人味”,说,“人哪有不长虱子的”?

说“没人味”是开玩笑,但我们家确实是缺少一些烟火气的。

什么烟火气呢?

就是人家的粗粮都有很多吃法和做法,而我们家就只有一种窝头。

那些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之类的东西,有些人家吃得津津有味。

而我们家实在是不习惯,间或可能也尝过一些,终究觉得味道有些古怪,就从没适应过,更不会做。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很多人家的孩子,大便远远望去,都是稀绿稀绿的,颜色很难看。

我们家的条件虽差,但孩子的大便都还成个,营养条件应该还算跟得上了。

那时在东北的冬天,一个食物中*,一个煤气中*,是最让人谈虎色变的,却也是时有耳闻的。

我们家没有过食物中*,只有过一次煤气中*,全家人差一点就全报销了!

这些个事儿,感觉都是很遥远的东北“病”了,真没想到今天还会发生,而且这么严重!

一家长辈全部阵亡,真是太惨了!

还好,这户人家年轻的一代,都没有这个口味,三个年轻人都没有品尝,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悲剧!

现在东北的生活,早已有了很大的改善。

起码在大城市里,已很少再听说谁家还要冬储煤、冬储菜了。

发达的农业和物流,早已支撑起了东北人冬季的瓜果蔬菜。

老一辈的人,真的要摒弃一些老的习惯和老的口味了。

那些放了又放、陈了又陈的东西,必须该废废、该扔扔。

这样的悲剧,绝不能再发生了!

网络图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酸汤子这样的悲剧,太让人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