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豆瓣友邻都在讨论一部电影,从昨天开始,微博热搜也有好几个词条。
它就是《瞬息全宇宙》。
就这几天时间,豆瓣打分人数超过6万人,评分8.3分,妥妥的爆款。
8.3分已经是高分电影,但是该电影开分时8.8分,最高时8.9分,随着观看人数的增加,评分已经开始回落,不知道最后能否维持在8分以上。
电影内容很简单,55岁的华裔移民伊芙琳(*琼饰)在父亲生日这天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危机,丈夫要离婚,女儿要出柜。
但她暂时顾不上这些,更让她头疼的是她家开的洗衣店有税务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洗衣店就要倒闭。
在前往税务局的电梯里,丈夫摇身一变,成了另一个宇宙中的人,并告诉她,这个世界上有多重宇宙,她不必再顾虑眼前的报税,拯救宇宙才是她的职责。
生活一团糟的中年妇女,突然要承担起拯救宇宙的重任,而在那些多重宇宙中,黑暗大boss居然是自己的女儿,铲除大boss,宇宙才能获救。
于是在每一个危机时刻,伊芙琳都可以跳跃到另一个宇宙,触发不同的技能,在那些不同的宇宙中,她是女明星、戏曲名伶、厨师、武林高手……
每一个身份看起来都比当前守着一个快到倒闭的洗衣店的老板娘要精彩万分。
这些多重宇宙,承载了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形成了一场盛大的奇观,让观众目不暇接。
这也是很多人吹捧这部电影的缘由,他们惊叹于导演的想象力。
这些夸赞都没有错,如果电影只停留在表象这一层,它的确是一场视觉盛宴。
但多重宇宙之下,电影的内涵是东亚式家庭的和解,往远了说是祖孙三代的和解,往近了说是母女的和解。
电影中的设定是典型的东亚家庭组合,强势的母亲,软弱的父亲,叛逆的女儿。
女儿成为恶魔,是母亲的控制与逼迫的结果。
母亲看不到女儿的痛苦,女儿也不理解母亲的付出,于是越爱越伤。
影片中的女儿,制造了一个像黑洞的东西,她称之为“贝果”。
女儿说,做这个贝果,不是为了毁灭一切,而是为了毁灭她自己。
《原生家庭》这本书里,把被父母伤害的子女称为“中*的子女”,他们的症状就是自尊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毁行为。
影片中的女儿,就是一个被母亲毁掉的女儿,最后她连自己也放弃了。
这类主题电影的套路,最后当然是大团圆式和解。
但是这种和解很轻飘,这是很多涉及到以家庭为内核的电影的通病。
不止电影,现实中的家庭和解一样无力。
一个控制型的母亲,伤害了孩子十几年,最后只用一句道歉来弥补,本身就是不可信的。
在孩子最无助最弱小的未成年时光,父母为其建立了熟悉的情感模式,不论这些情感有多么痛苦,伤害有多么大,他们都会全盘接受,成为日后个人情感模式的基础。
这种源自底层情感模式的摧毁,终生难以自愈,所以才会有那句广泛流传的“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些不幸的孩子在成年之后要跟自己及家庭达成和解太难了,说出痛苦,释放愤怒,哀悼过去已经是极限,要如何谈原谅。
而把一切错误归结于父母也是不现实的,大多数父母也不是故意伤害孩子,如果父母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被善待,她怎么知道该如何做一个好父母。
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循环,解决方式只能是某一代人的觉醒,知道为人父母这件事是需要学习的,并为之付出行动。
不过剧中通过多重宇宙观,对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思考,让电影的主题上了一个台阶。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些,跳出生活本身,从宇宙层面审视我们行为,一切都会显得愚蠢可笑。
就像影片中两块石头的对话: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地球看作宇宙的中心,杀戮、折磨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
直到我们发现,地球其实围绕着太阳转,而这个太阳也只是上万亿个太阳中的一个而已。再看现在的我们,捷径全力处理一个宇宙中存在的事情,天知道有多少个这样的宇宙。
人类只是地球上偶然出现的一分子,人类短暂的一生对地球来说微不足道。
我们这一生都不过是破碎的片段,和纠结与困惑,只有那么稍许充满了意义的时光。
那我们又何必拘泥于选择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这样的小事,何必在意面条该煮5分钟还是8分钟,何必逼迫,何必一定要做“正确”的事?
毕竟没有多少人真的清楚生命的意义,我们自以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其实我们只是在原地打转。
想到这些,人生可能会轻松一些,好过一些。
回到电影本身,电影的视觉效果和想象力都很不错,但故事和内核没跟上。
作为一场热闹,看看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