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倡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以理解精神病理为目的的精神分析,与不区别人类与动物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之间,成为所谓的「第三势力」。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主张人的需求有分层次,是最广为人知的理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简单地说,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结构,分成五个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虽然感觉上很熟悉,而且几乎是爆炸式地普及开来,但是并未在实证实验上得出可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所以一直都是学院派心理学界很难处理的概念。马斯洛本人似乎是认为,这些需求是有层次的,较低层次的欲望被满足后,就会产生对较高一层次的欲望。可是提出者本身的说法也相当混乱,像是后来也又修正了这种思想。
「需求层次理论」的问题在哪里?
事实也是如此,有不少人在功成名就之后,正如被曝光出来的某些明星一样,会耽溺在混乱的私生活或*品之中。在这个框架中里的事,就一般解释的话,属于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所以马斯洛当初主张「需求的等级」会循序渐进不逆反地上升,这个假说稍微对比一下社会现实就知道有问题。
也许会有人反驳「不对,它和马斯洛所说的『生理需求』的意义不一样。」不过,原本马斯洛自己从一开始就对「需求的定义」暧昧不明,在时间轴上也有动摇之处,所以,这种争论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才有人认为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与其探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正确解释,不如想想它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什么帮助来得更重要。
正如有的人可能对需求层次理论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所以这里就不再深入讲解它的概念,这里来谈谈马斯洛另一门有关「自我实现」的研究。
马斯洛透过他认为已经实现需求层次论最顶端「自我实现」的诸多历史人物,以及当时还在世上的爱因斯坦和其他人物事例研究中,举出「完成自我实现者的十五个特征」:
1.更有效的感知现实,与现实保有更和谐的关系
不基于愿望、欲望、不安、恐怖、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进行预测,对未知或混沌不明的事物,既不胆怯也不惊奇,甚至可以说喜欢。
2.包容(自己、他人、自然)
可以接受人性的弱点、罪孽、软弱、邪恶等,如同完全无条件接受大自然原始的样貌。
3.自发性、单纯、自然
行为、思想、冲动等都是自发性的,行为特征是单纯、自然,不会摆架子,或因追求效果而紧张。
4.就事论事
关心哲学、伦理的基本问题,生活在宽广的参考架构中,不会片面的见树不见林,以广泛、普遍、整个世纪的价值框架在工作。
5.超越性──隐私的需求
即使独处也不会受伤、徬徨,喜欢孤独和隐私。这种超越性,有时从一般人来看,会把它解释成冷淡、缺乏爱、没有友谊、不合群等。
6.自律性──独立于文化、环境之外,有自我意志、主动的人
保持相对于现实环境或社会环境的独立性,不需要依赖外部获得的爱或安全感来得到满足,依赖自己的可能性和潜力,寻求自己的发展与成长。
7.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能够永远用新鲜、纯真、敬畏、惊奇、醉心的心情,去认识、品味人生的基本事物。
8.神祕的经验──至高体验
拥有神祕的体验,并且深深相信,随着醉心、惊奇、敬畏的感觉,同时也会发生某件具有无以伦比重要价值的事。
9.共同社会情感
即使对其他人偶尔会感到愤怒、烦躁、厌恶,但是依然具有仁爱、同情、爱心,衷心期盼能帮助人类。
10.人际关系
心胸宽阔,与他人保持深刻的关系。尤其能与少数人有着深厚的情谊。这需要花相当的时间,与自我实现的关系非常密切。
11.平民性格结构
具有最深远意义的平民性。不在乎阶级、教育程度、*治信念、人种、肤色等,只要是性格真诚的人,都能与之亲近。
12.明辨手段与目的、明辨善恶
非常有伦理性,保有明确的道德标准。行正道,不做错事,能够明确分辨手段和目的,重视目的更胜于手段。
13.具有富哲理而不带敌意的幽默感
有敌意的幽默、表现优越感的幽默、对抗权威的幽默并不好笑。完全自我实现者视为幽默的事,富有哲理。
14.创造性
具有特殊的创造性、独创性及发明的才能。这种创造性相当于健康孩童的天真烂漫和普遍的创造性。
15.反抗文化的束缚
完成自我实现的人虽然会运用各种方法在文化中出类拔萃,但是在极深远的层次上,他们反抗文化的束缚。他们遵从自己的规矩,而非社会的规矩。
上述每一项主张都有着深远的涵义,让人感觉是个反省自我价值的好机会。仅仅把这一条条特征拿出来探讨,就能够写成一本厚厚的书。这里特别想列举出来的是「5超越性──隐私的需求」与「10人际关系」,从这两个项目中可以知道,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较为孤僻,没有宽广的「人脉」。这与我们一向认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形象,好像相当不同。
人脉一定是越多越好吗?
我们一般的想法都倾向于朋友愈多愈好,的确,朋友熟人的人数愈多,工作上呼朋引伴一起做,或者需要帮忙的时候,好像会比较容易。但是据马斯洛的研究,「自我实现的人」乃是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他们大多较为孤僻,而且只和极少数人建立深厚关系。马斯洛的这个发现,也许给我们一个机会,再次思考因为社群媒体出现而日渐「变薄变广」的人际关系。
其实过去的哲人也提出过同样的主张,像《庄子》的〈山木篇〉中有「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话。醴是黏稠的甜饮,类似甜酒。换言之,庄子说的是与不懂事理的小人物交往,如糖汁般黏腻;反之,与君子交往,就如同清水般爽快。
《庄子》中继续提到:「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意思是君子交友因为淡泊,才能长久;小人交友虽甘甜,但易断绝。无缘无故,只是因为「想在一起就在一起」的交往,很快也会结束。这段话意译起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小人的交往乃是「无故而立」,这里面缺乏自立。也就是说,彼此处在互相依赖的状况,黏稠紧密,无法抽离出来。心理学上,将这种状况整理为「共依存」的概念。
共依存原本是指学者屡屡观察到酒精中*患者依赖伙伴,同时被依赖的伙伴也经过照顾患者的行为,找到自己存在价值的状态,是一种照护现场衍生的概念。这里的重点在于,观察报告发现共依存中隐藏着自我中心主义,酒精中*患者与他的照护者在无意识间理解到,酒精中*是维系他们关系的重要连系,因此,会试图阻碍有助酒精中*治愈的活动,或是患者自立的机会。
表面上是抱着「为他人好」的名义,自己理智上也有这样的自觉,但其实心里藏着印证自我存在的需求。这就是共依存的关系。最后,回到原先的话题,我们「广大而淡薄」的人际关系,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呢?马斯洛「成就自我实现的人,只与极少数人建立深厚关系」的说法,是不是也在暗示我们应该是思考「人际网络状况」的时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