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搜狐健康
作者
詹达
编辑
吴施楠
据央视网报道,近日韩国频频出现与紫菜包饭相关的集体食物中*事件,已致1人死亡,引发紫菜包饭恐惧症。
食物中*并不罕见,但为什么吃个紫菜包饭就把命给丢了?
紫菜包饭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主要是因其大量使用鸡蛋作为食材,而最常引起食物中*的细菌沙门氏菌就常见于生鸡蛋表面,一些小型店铺从低价渠道购入的鸡蛋,清洁和冷链程序都不到位,蛋壳上残留的细菌可能引发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制作紫菜包饭需要用手包裹食材,直接接触很容易造成污染。
那么,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菌,到底什么来头?
沙门氏菌属是在年霍乱时发现的,是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最常见病原菌之一,属于肠杆菌科,迄今已发现的血清型已达多种,能感染人类的血清型约多种。能引起人类感染的包括仅感染人的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人畜共患的沙门氏菌。
人类感染沙门氏菌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炎、败血症以及局部感染化脓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人类感染沙门氏菌后的12至72小时内,通常会出现腹泻、发烧、呕吐与腹痛的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4到7天。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症较为严重,潜伏期为1-2周。起病急,畏寒发热,持续1-3周。血中可查到病原菌,而大便培养常为阴性。病情严重的有可能致死。
作为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对禽类、生猪的感染率最高,因此禽类、畜肉类和蛋类是人类感染沙门氏菌病的主要渠道。常见的感染沙门氏菌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
1.食用未熟的禽类、畜肉类和蛋类
外焦里嫩的排骨、表皮金*但骨髓里带血丝的白切鸡虽然很口感很好,但这类食品的烹调温度或烹饪时间不够,会导致肉类中的沙门氏菌没有被全部杀死。
2.处理菜品时生熟交叉污染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砧板、刀具、厨具或盛装食品的容器生熟食品混用,容易使熟食沾染沙门氏菌,如用处理过生肉或禽畜类肠道的厨具直接处理熟菜,就会导致熟肉上沾染了生肉中含有的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全年可发,多见于夏、秋两季节,因其20℃-30℃条件下可大量繁殖。近一个月,也正式因为气温适宜,陆陆续续爆发了多起沙门氏菌感染事件。那我们生活中又该如何避免感染沙门氏菌?
1.食物要烧熟煮透,尤其是禽类、畜肉类和蛋类。因为沙门氏菌对热的抵抗力很弱。温度达到℃时,沙门氏菌会立即死亡;70℃下处理5分钟或65℃下处理15-20分钟,也能杀死沙门氏菌;
2.对于市场销售的各种即食食品,应尽量购买正规品牌、包装完好的产品,降低食品中含有沙门氏菌的可能性,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用前注意是否有变质情况;
3.正确储存食品,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特别是高温高湿的天气;剩饭剩菜建议冷藏条件存放(2-8℃),并尽快食用,防止沙门氏菌繁殖;
4.生熟砧板、刀具分开使用与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5.在生食蔬菜和水果前,一定要用流动的自来水清洗干净;
6.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防止携带者传染或自身反复感染。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出现腹泻、发烧、呕吐、腹痛与畏寒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自行吃药可能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参考资料:
1.注意!沙门氏菌,这个“杀手”离你可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