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会和联合会(WHO/ISFC)将心肌炎定义为心肌的炎症性疾病。感染性因素为心肌炎的常见病因,除此,还有免疫介导性、中*性、代谢病、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家族遗传性、肿瘤等。
以病*感染所致的病*性心肌炎)被人们所熟知。根据临床、超声心动图表现、组织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综合结果,可分为暴发性心肌炎、非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在短期内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休克,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猝死的急性疾病,通常需要机械循环支持
年Sharma等指出,心肌炎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05%至0.1%,在对心肌炎住院患儿的研究中,大约30%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尽管有一些相关的数据报告,但没有关于暴发性心肌炎的真正流行率和发病率的系统数据。
既往研究表明,肠道病*特别是柯萨奇病*是VMC最常见的病因,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VMC中细小病*检出率正在上升,且引起暴发性心肌炎的概率非常高。
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病*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和激活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迅速引起受累心肌细胞的变性、溶解和坏死,导致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伤、心室功能迅速下降,有时病变范围也可以包括心包和心内膜。
鉴于暴发性心肌炎是由于病*直接或间接破坏心肌细胞,同时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对心肌细胞的持续损伤,使得心肌细胞受损后释放相关酶入血,故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肌钙蛋白、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ide,BNP)等变化。
可评估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既往有研究发现,暴发性心肌炎组CK显著高于N暴发性心肌炎组,高CK水平是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特征。而cTnT在血清中的比例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故敏感性更高。暴发性心肌炎还可同时侵犯心脏传导系统,相关数据分析表明。
暴发性心肌炎组的ST段压低、QRS波时限延长,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发生率明显多于N暴发性心肌炎组。出现顽固性心源性休克表现,预后差,致死率高,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早期选择MCS治疗,生存率最高可提至80%。
尽早采取包括抗病*治疗,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免疫调节治疗、机械生命支持为主的“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Lifesupportb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