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黑龙江的一出家庭惨剧冲上了微博热搜。
10月5日,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
王某及其亲属12人在家中聚餐,本来其乐融融,开心不已。
可是饭后,在短短一天内有9个人出现抽搐呕吐,甚至休克昏迷的危急情况。
至10月11日,9人中已有8人死亡,1人仍在抢救中。
家属悲痛地告诉记者,这9名亲人都是年纪大的长辈,他们无一例外地吃了一碗“夺命”面条,自己和其他2位年轻人因为不爱吃,才侥幸逃过一劫。
这碗“夺命”面条,就是饭桌上不起眼的自制“酸汤子”(东北一带流行的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
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家人食用的“酸汤子”----玉米面食材,已在冰箱中冷冻一年,早已霉变。
10月12日,黑龙江卫健委发布鸡西中*事件的中*原因:
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事件。
想想真是痛心!
本来国庆期间,一场开开心心的家庭聚会,一夜间变成了一场8人去世的灭顶之灾。
而一碗东北人眼中无比亲近的自制酸汤子,竟是杀人夺命的“凶手”。
02
祸从口入!
事实上,米酵菌酸引发食物中*致人死亡的悲剧,并不是个例。
今年7月28日,广东惠来县,11位顾客在一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出现食物中*症状。
5人送医,其中1人医治无效去世。
经过调查,确认河粉中产生米酵菌酸,致人死亡。
之前,东莞一工厂内的两名员工也同样因吃了路边摊的河粉不幸中*,其中一人抢救无效去世。
不仅是河粉,木耳,银耳也容易产生米酵菌酸,从而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
还记得,浙江7岁女童吃黑木耳中*,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惨痛事件吗?
全身血液置换了4次,依然没能醒过来,这个小女孩的遭遇令无数人揪心。
有*的不是黑木耳,而是浸泡时间太长产生的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中*后,症状十分凶险。
进食后2-14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轻微者头晕腹泻,全身无力,重者可出现呕血,血尿,惊厥,抽搐,休克等危急症状。
专家指出:
目前没有特效药,和特殊的治疗方法,在发现米酵菌酸中*后,只能通过催吐、洗胃和清肠等方式来挽救;米酵菌酸十分耐高温,没办法通过煮熟的方法除掉它;大量食用后死亡率高达40%—%。
米酵菌酸这么可怕,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呢?
自制自发酵食品
米酵菌酸主要可能出现在天然发酵(不加酵母菌)的淀粉类食物中。
黑龙江一家人的悲剧正是吃了自制的天然发酵的“酸汤子”------玉米面。
制作这种酵米面的原料甚多,东北一带主要以以玉米为主,用水浸泡,浸泡时间的长短因气温的高低而不同,一般约一个月,气温高时只需10天左右。
因为暴露在空气中时间太长,所以酵米面极易产生米酵菌酸。
自制发酵食物通常意味着更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即使没有米酵菌酸,也有其他杂菌污染的可能性。
需要警惕的是,制作酵米面一类的发酵谷类制品,尤其要注意储存环境。
如若储存后食用,需仔细辨别是否发生霉变,如果已经变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丢弃。
黑木耳,银耳等菌类
一旦出现不成型,发粘,无弹性,有异味等情况的黑木耳,银耳,不管是新鲜的,还是泡发的,都已经变质,一定要及时舍弃,不能再吃。
需要注意的是,泡发过程不能太久,只需几个小时就够了,不能泡一整天甚至更多天。泡发后需立即食用,不能在生湿的状态中存放太久。
生湿米面制品
米粉,河粉,肠粉之类的湿米粉制品,如果在家自制,尽量当天食用,不能存放太久。
如果是购买,尽量买品牌的,并且确认生长日期,过期的湿米粉制品很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尤其需要人们警惕。
除此之外,生活中糯米面汤圆,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都含有此菌,所以这类食物变质后,千万不能使用。
03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不过不加注意,普通常见的食物也有可能致命。
据人民日报最新报道,这些生活中常吃的食物极易含*,吃错了,可能危及生命,豆妈今天分享给大家:
生命不是儿戏,健康源于生活。
饮食更无小事,只有不疏忽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我们才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