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儒学复兴时
文/归零
一
曾有一段时间总有一个镜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在一个千年古洞里,一个道士从一个洋人手里接过少得可怜的一点洋钞,于是大量珍贵的经卷、古画落入了洋人之手,被一车车运到了西洋。这个镜头里的古洞就是莫高窟的藏经洞,那个道士叫王圆箓,当时负责看管藏经洞,那个洋人叫斯坦因,是英籍探险家。
我相信,这个镜头已经给无数华夏子孙的心灵留下了永远不能愈合的创伤,因为从这一刻开始,相继有法、日、美、俄等强盗蜂拥前来抢掠,藏经洞大部分文物流散到世界各地。在整个国宝流失的过程中,其他一些因素姑且不论,王圆箓绝对难辞其咎。尽管王圆箓也做了一些努力,但他对这些国宝价值的估量是严重不足的,这也充分暴露了他的极度无知。
这个镜头每次浮现我都会有一种心痛的感觉,真想把王圆箓从坟墓里揪出来挫骨扬灰。但是,即使真的揪出王圆箓,他肯定是一脸无辜和茫然。即使真的把王圆箓挫骨扬灰,那些流失的国宝也回不来。仔细想一想,千年下来,泱泱大国不能守住自家宝贝而任其外流,不肖子孙又岂止王圆箓一人,我们丢失的国宝又岂止千万件,怎不让人心痛!
二
曾经我在读某著名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尚书〉译注》的《仲虺之诰》一篇时,看到书下注释对“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一句进行了详细的引经据典的考证、注解,重点引用了《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对“葛伯仇饷”这一事件的描述内容。译注者在做完详细的考证后,给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成汤伐夏,从征葛伯开始,但葛伯仇饷之事,是否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值得研究,因为葛是夏的属国,征夏必然要先扫除夏的依附者,所以‘仇饷’只不过是汤的借口而已。”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反映出很多问题。首先,“值得研究”和“‘仇饷’只不过是汤的借口而已”看似委婉,实则果断地否定了孟子的观点。其次,它反映了古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巨大差异,是对古圣先贤的道德底线的一次挑战。尽管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译注者的三观有问题,但这里面却能折射出当代人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价值取向。再次,成汤的仁义之举被严重异化、扭曲和抹黑。总之,这句话是对经典的一次不自觉的污染。
《尚书》中对成汤征讨夏之属国葛的原因,交代得很简略,但《孟子·滕文公下》对此有详细叙述:成汤为了让葛国能够有祭祀所用的牛羊就慷慨地送去牛羊,为了让葛国能够有充足的粮食用来祭祀就派农夫帮助他们耕种,但葛国以怨报德,竟然杀了给耕种的农夫送饭(古代谓之“饷”)的孩子。如果按照《〈尚书〉译注》的译注者的那句“‘仇饷’只不过是汤的借口而已”来理解,显而易见,成汤是以葛国“仇饷”为借口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讨伐战争,那么,他对葛国的仁义之举就是别有用心了。如此,成汤岂不成了一个充满了狡诈、阴*、自私、贪婪等功利之心的霸主?无独有偶,时下我们常常会在书刊及网络媒体中看到类似的解读经典时把古圣先贤的仁义之举解读成是为了收买人心、吸引粉丝等。这种对经典的解读方式,就是典型的以现代社会的小人之心度古圣先贤的君子之腹式的解读,究其实质则是把自己受到污染的人格投射到了古圣先贤的身上。这不就是对经典人为的扭曲、污染和肆意践踏吗?有人听到这里可能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危言耸听。实则不然,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蕴含着历经千年仍颠扑不破的真理,它对人具有启迪、教化及向善的引导作用。如果都用现代人的功利之心(五*之心)来解读经典,那经典就不但失去了它的启迪、教化、引导作用,还会对人的心灵造成二次污染,读者读这样的书是会“中*”的。这种*结合了千年的威力就会成为剧*,是要断人慧命的。
在当代,除了惊世骇俗、哗众取宠地曲解经典、践踏经典之外,最常见的则是肤浅地解读经典。肤浅地解读经典就是将经典人为地贬低、矮化。如把儒家的“中”解释成不左不右,把“诚”解释成真诚等等,这种解释就是视汪洋为池沼、视森林为树木式地解读经典。如果说这种肤浅的解读是买了椟还了珠、倒掉鸡留下汤,着实让人扼腕惋惜,那么,带有功利、自我、五*的对经典的曲解则是在亵渎经典,是在有意无意中把人引入歧途,这又岂是一个“无知”就能搪塞得过去的?
一百多年前我们的经卷、古画被明晃晃地从眼皮底下一车车运到西洋,一百多年后我们的经典被悄无声息地矮化、扭曲和践踏,我总感觉这两者就其实质而言没有太大差别。
我们和经典之间的距离让我们与这些经典之间产生了隔阂,经典的影像在我们面前是模糊的,我们不能透过经典聆听到古圣先贤对我们的深情呼唤。但是“距离远、听不清”不是我们对经典肤浅地解读甚至误解、曲解的理由。
三
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学习“阳明心要”系列课程。这期间,我常常问自己:你对经典认知的肤浅程度与王道士对藏经洞经卷价值认知的肤浅程度有什么差别吗?你确认自己不是西装革履的王道士?这种质问常常让我汗颜。
阳明心学属于儒学。通过视频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儒学就如一棵扎根华夏沃土的参天大树,阳明心学就是这棵大树上的硕果,它充分吸收了儒学这棵参天大树所供给的养分而滋养了华夏子孙。
“阳明心要”系列视频课分成公益课、“王阳明传记”和“《传习录》”三个各自独立又紧密相关的部分,前后呼应,相得益彰。我每次听课就如同享用中华经典的盛筵。课程以阳明及阳明心学为核心,时时处处凸显儒家的性格,但又不拘泥于此,而是纵横驰骋、大气磅礴:对现今阳明心学解读之误区尽量予以澄清,对阳明心学的名词概念、义理等尽量予以清晰阐释,对有助于理解阳明心学的流派加以客观辨析。
课程很多深刻、独到而又令人信服的见解颠覆了大多数人的错误认知。比如:践行工夫与实证在儒家是至关重要的;儒学、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自律道德;儒家(包括修、齐、治、平等)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唤醒自律道德从而实现生命觉醒。课程还阐明了“仁”“心”“良知”等儒家一些核心概念的内涵。此外,课程对“十六字心传”和“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等很多与阳明心学相关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阐释。这让我们知道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何以能称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课程不仅讲授了阳明心学的渊源及其内涵,也把其学实修实证的方法呈现出来,还原了它历史的真实,让我们知道儒学才是普适当代人的、真正接地气的华夏智慧体系。
如此对传统文化及经典的解读才是客观公正、深入全面、与时俱进的解读,是尊重历史、还原传统文化及经典本来面目的解读。这才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的!
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是因为有一面干净的镜子,知道自己矮小是因为见到了高山,知道自己贫穷是因为看到了宝藏。当我们窥见了经典之圣洁庄严、高大巍峨、富足瑰丽后,我们没有理由不喜爱经典;当我们听到了古圣先贤对我们的深情呼唤后,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追随、学习。
这里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先觉者,要有一个引路人。
四
一百多年前的王圆箓在珍贵的经卷面前是极度无知的,这一点无人能否认。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如果处于王圆箓那样的际遇,会像王圆箓那样为得几个少得可怜的小钱就把自家珍宝拱手送人吗?不好说。问题的关键是,面对中华文明,尤其是我们的国学经典,大多数人并没有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读懂了它、认识到了它的巨大价值。尤其是那些号称精通国学经典的各类专家、学者,最应该反躬自问:我真的读懂经典了吗?我在著述、讲学时真的能够无错谬、不扭曲地呈现经典的原貌吗?我确信自己没有污染经典吗?最怕的就是盲目自大、贡高我慢。越有知识的人越应该时时警觉,越要明白仰仗自己的学识而看不到自己的无知恰恰是无知之所在。
实际上,能否正确解读经典和你拥有多少知识、学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经典是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载道(承载着生命觉醒)之生命学著作,是教导人成圣成贤的著作,是需要通过真修实证对其有了深透的领悟才能解读的。如果一个人只是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而没有进行生命实践,那么,即使他皓首穷经也只是一个徘徊于经典大门之外的学者而已。一个在经典大门外之人基本不配解读经典,因为经典是经典,他是他,他在经典面前仍然是一个无知的人。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充满邪见、自我和五*的人,那么,他在对经典的解读过程中就会污染经典,被他污染后的经典不仅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反而贻害无穷了。
只有通过生命实践将经典活出来的人,只有通过对经典的实践走进圣贤世界、活出圣贤之气象、境界、格局、智慧的人,只有领略了经典宫殿之富丽堂皇而至诚热爱经典的人才配解读经典。因为这样的人,一定是经历了不懈的跋涉、攀登,穿越惊涛骇浪、荆棘险滩,经历过岁月的沧桑乃至血与火的洗礼,深知经典的价值和求索真理不易之人。当今解读经典的人,请比照一下上述标准,您入经典之门了吗?如果自己尚处于对经典的无知阶段,却企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往小处说是不自量力,往大处说是亵渎经典、贻害众生。在讲经典之前,衡量自己的尺子再多都不为过。有如此的对待经典之庄严态度,才有可能把经典解读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人解读经典的初衷是好的,是要传承我们中华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在解读经典之前我们不能不多问几个为什么。首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摘下了有色眼镜,是不是祛除了一切功利、自我和五*之心。因为,戴上有色眼镜来解读经典就不能如实呈现经典,而功利、自我、五*之心则会污染经典。其次,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经典、真的能对经典有到位的领悟。如果我们对经典的理解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只满足于熬鸡汤、雕宝匣,用现在的话就叫“经典秀”,那就失去了解读经典的意义,因为对于读者来说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鸡汤”和“宝匣”。
《中庸》说:“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高”“明”“悠”“久”是天地之道,也是圣贤之道、经典之道。未入经典之门,不能活出圣贤气象、天地气象、经典气象之人,是不配讲经典的,也是不可能讲好经典的。这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五
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经典的解读?因为要复兴、弘扬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复兴、弘扬传统文化,因为我们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了强国富民,我们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策。改革开放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物质文明的大幅度提升,精神文明的短板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因为忙着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却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的民族需要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来滋养、润泽国人已经干涸的心灵。
我们知道,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可以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华夏文明则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让人实现生命的觉醒。所以,我们只能在我们自己的文明文化中汲取心灵的养分。《周易·贲卦》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优秀的文化具有“化成天下”的作用,它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把,是引导人类走出愚昧的灯塔,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航标。我们华夏文明文化就是最优秀的文明文化,它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的智慧结晶。我们与华夏文明之间、与传统文化之间血脉相连。然而我们于有意无意间已经疏远了自己的文明文化,我们几乎抽干了自己的血、断了自己的命脉。我们不知道自己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了,也不知道疏离的时间有多久了,但我们无助、干涸的心灵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已经离开得太远、太久了。离乡的游子会有漂泊无依之感,失去自己文明文化的滋养同样会使我们成为精神的游子。
现在,复兴、弘扬国学(传统文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人们锣鼓喧天、赤膊上阵的冲天干劲,但同时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背后的无奈和无力。具体表现就是对传统文化,落实到国学上就是其对经典的肤浅解读或误解、曲解。由此观之,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未真正得到复兴和弘扬。无论是对国学经典之肤浅的解读还是误解、曲解,固然有时间久远、语言隔阂等造成的对经典的无知,但究其根源则是由于历史原因而导致的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疏离,疏离导致传承中断,由于传承中断,我们对传统文化就越来越陌生。
六
要想在复兴、弘扬传统文化这场战役中不断增强我们的战斗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首先要找到主攻方向。
东方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而这三家中,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正脉、常道。包括阳明心学在内的儒学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深深根植于华夏沃土的我们自己本土的文明文化,有着华夏文明自己的基因。儒家文化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尽管宗教在历史上有其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经暴露了其巨大局限性。
儒家文化是入世的文化,不是像出世的文化那样提倡出家修行,而是引导人们不离人伦日用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它是人本文化,处处体现和尊重人的价值,以实现生命(道德)觉醒为其终极目标。因此,儒家文化是最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它曾经灌溉华夏沃土、养育华夏儿女几千年,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标配。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团结向上、不畏强暴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具有自强不息、勇于担当、勇于奉献、顾全大局、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舍生取义等优秀品质,这都有赖于儒家文化的滋养。我们这些华夏子孙几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生生不息,就如那句歌词所说的“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也最适合吸收作为华夏文化正宗的儒家文化之养料。所以,儒家文化是我们最应该复兴、弘扬,也是最有条件复兴、弘扬的文化。
由于历史原因,现在人们对儒家文化还有诸多误解,这就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澄清真相,消除误解。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那么重视经典解读之原因。儒家经典是儒家文化的载体,不能正确解读儒家经典就不能真正复兴、弘扬儒家传统文化。
其次,在找到主攻方向后,还要打造一个“尖刀班”,也就是骨干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一定是有勇力、有担当的,一定是对儒家文化的修养已经达到登堂入室境地的人。要复兴、弘扬儒家传统文化,就要让大多数人都能读懂儒家经典,这就需要有能读懂儒家经典的人做正确的引导。当今由于我们大多数人不懂经典、不能深透地领悟经典的内涵,以致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大批矮化、误解、曲解经典的“行家里手”。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得有一个能打开一个缺口、杀出一条血路的“尖刀班”不可。否则,只能任由那群“行家里手”你方唱罢我登场,占据经典解读的大舞台,致使大多数不明就里的人过来看一看热闹、嗅一嗅味道,觉得不过如此而已就转身走掉了。
有主攻方向,有先导力量,我们才能占领儒家传统文化的制高点,然后就可以以此为根据地,不断扩大战果最后取得复兴、弘扬传统文化这场战役的全面胜利。
还原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使儒家文化得到真正的弘扬,也许这个过程会很艰难、很漫长,因为现状并不容乐观。但我们不要忘了儒家圣贤在《周易·复卦》中早已给予我们信心,告诉我们剥卦之后一阳来复的道理。我们更应看到当今人心思归、时代呼唤、国家*策引导,以及我们对文化底蕴的认同等复兴、弘扬儒学的优势。岂不知,春气已暖;岂不闻,虫声新透绿窗纱:恰是儒学复兴时。
发现问题,看到了希望,有了信心,这些都还不够。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尤其是千秋大业,一定要做起来。在复兴、弘扬儒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正确解读经典之后,还要做与时俱进的“扬弃”工作,等等。这个时代需要大批有担当的人,需要大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拓荒者和实干家。北宋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堪为当今有志于复兴、弘扬传统文化的仁人志士之座右铭。若能涌现一批有“为往圣继绝学”之使命感和担当意识的志士,涌现一批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之发心的仁人,那么绝学可继,太平可开。如此乃华夏之大幸!
近期全国课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