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天气逐渐凉爽
正是酿酒的好时候
现在开始酿酒
等到冬天来临喝一杯可以暖身
等到过年还能招待亲朋好友
近日
抚州东乡区发生一起饮用药酒中*事件
参与饮用药酒的6人
有5人中*送医
其中1人陷入昏迷
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
案情回顾
10月17日20时许,东乡区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在小璜镇*花岗组村民何某家里,一名5旬男子在朋友家喝了酒后心跳停止,要求派出所民警出警处理。
民警赶往现场后,经了解得知,报案人鲁某平17日晚上与朋友孙某生、孙某助、饶某海、何某华几人在何某保家中吃饭,之后喝了用杨梅等药材泡的白酒。
喝完酒后,饶某海喝醉了,没过一会儿就趴在饭桌上,嘴唇发白,随后有人便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医生来到后,将喝了杨梅酒的孙某生、孙某助、饶某海、何某华、何某保等5医院救治。孙某生、孙某助、何某华、何某保等4人病情轻微,当晚留院观察,第二日已出院。截止到21日,饶某海目前未脱离生命危险,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
许多酷爱DIY的朋友
热衷于在家自己酿酒
自己家酿的酒真的好吗?
真的安全吗?
家庭自酿酒主要是包谷酒、高粱酒、荞麦酒、米酒、果酒或自制药酒等品种。如操作不当可能造成以下风险:
真菌*素的污染风险
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受场地条件的限制,在自酿酒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污染。如果受到致病菌污染,且达到危害水平,就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其次,酒类的主要酿造原料包括高粱、大米、小麦、玉米、水果等。这些原料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施用部分杀虫剂、除草剂等,在植物体或果实中可能会有少量农药残留,并可能在酿酒过程中迁移进入酒体,从而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湿热的环境、发酵控制不当等不利因素,易使原料发霉变质,导致微生物生长和真菌*素的产生。
塑化剂污染风险
酒类中塑化剂的来源主要包括:蒸酒时使用塑料管导酒或塑料桶装酒;贮存原酒或勾调中使用塑料器具或陶坛口密封用的塑料布等。家庭酿酒因缺少必要的专业检测手段,塑化剂污染的风险难以把控。
其他有害醇类、醛类物质污染风险
酒类生产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酒类风味物质成分,发酵的时间和温度掌控不好就会产生过量的甲醇、乙醛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这是因为粮食等植物组织细胞壁中含有果胶,果胶在果胶酶作用下会生成甲醇。
果酒特别是葡萄酒在制作过程中均会产生单宁酸和组织胺,如家庭自制红葡萄酒中普遍含有单宁酸,部分产品会有过酸和酒后上头的情况发生。
专业化工厂酿酒,必须制定严格的流程规范,来保证产品的品质。自酿酒生产条件和控制手段一般无法与专业化工厂相媲美,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自酿酒里面的甲醛等有害物容易超标,部分消费者只觉得自家粮食酿造的酒是纯粮原生态的,却不了解“有害物质污染”这个概念。长期过量饮用这样的酒,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身体。
注意
1.把好原料进货关,投入使用前要对实物的感官性状等进行检查,严防原料发霉变质;
2.对购进的食品添加剂等进行甄别、研判;
3.远离火源,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防范措施;
4.洗涤剂、消*剂妥善保管使用,避免污染;
5.发酵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受到杂菌的污染;
6.贮藏环境要通风防潮。
1.甲醇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摄入5至10毫升就可引起中*,30毫升可致死,且其轻度中*反应和普通醉酒类似,工业酒精和食用白酒难以直观区分。甲醇对人体的*性作用,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至36小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谵妄、癫痫样抽搐、昏迷、死亡等。
2.适量饮酒、不要酗酒。推荐标准:女性每天红酒≤ml、啤酒≤ml、白酒≤45ml;男性每天红酒≤ml、啤酒≤ml、白酒≤90ml;若饮酒过量,可大量饮用糖水、蜂蜜水,保护肝脏,加速酒精代谢。
3.有肝功能不全、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炎、口腔溃疡、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疾病、牙龈敏感、松动、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的人全不适合饮酒。
4.正在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或者高血压、高血糖药物、甲亢药物等的患者要绝对禁止饮酒。
5.切勿盲目按秘方、偏方使用药材、动物组织或器官,泡制药酒食用。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非法泡制及销售泡制酒。
6.积极倡导健康饮酒、文明饮酒。在饮用自制酒后,如出现恶心、眩晕、胸闷、肢体麻木等中*症状,应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就医。
7.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公众拨打“”,投诉举报酒类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
自酿酒也不是不可取,只要掌握好卫生条件、发酵过程、除杂质和有害发酵衍生物的量,还是可以放心饮用的。毕竟我们现在成熟的酿酒工艺也都还是从民间发展演变而来的,各位怎么看?
酒虽好喝可不要贪杯哦
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