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过后,天气逐渐炎热,“保质期”的话题引发公众热议。有不少消费者问,哪些食物容易保存?过了保质期的食物还能食用吗?什么会导致食物变质?在这里为大家逐一解答。
食物变质的原因有哪些
食物变质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微生物活动,二是脂肪氧化。其中,微生物繁殖后可能产生3种后果:一是会产生多种酶,改变食物的气味和口感;二是一些致病微生物增殖后,可能造成细菌性或病*性食物中*;三是致病微生物增殖后会产生各种*素,可能会引发急性或慢性中*。
要想抑制微生物繁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少微生物活动所需要的水分,比如降低食物中的水分活度,或者在食物中加入大量糖、盐。此外,还可以在食品里加入酒精或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繁殖;或者把食品放在冷冻室里,以低温抑制微生物的增殖。
专家表示,以方便面为例,方便面中水分活度低,微生物无法大量增殖。所以只要方便面没有受潮,基本不用担心微生物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有人不禁要问,既然微生物不能繁殖,食品可以一直保存下去,那么为什么方便面还要标注保质期呢?这是因为除了微生物活动外,脂肪氧化等化学反应也会导致食物变质。
天然脂肪在有氧条件下会自动发生氧化反应。自动氧化反应是由自由基引发的,在光、热、射线、单线态氧、金属催化剂等的作用下,极少数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会变得“不安分”,它们脱去氢原子成了自由基。被自由基“攻陷”的脂肪酸,会变成氢过氧化物。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分解产生一些有难闻气味的小分子,让人们感觉到食物变味了。俗话说的“哈喇味”“油耗味”等,都是脂肪氧化后产生的味道。当食物中的这种味道明显时,就不适合食用了。
氧化变质的食物不仅是味道不好了,还含有很多容易产生自由基的物质,以及有*有害的氧化分解产物。同时,其中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也会损失大部分。
方便面、曲奇饼干、薯片、锅巴、花生、瓜子、烹调油、芝麻酱……只要是含有油脂的食物,都会因被氧化发生变质变味。
遗憾的是,脂肪自动氧化是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干燥也好,冷冻也好,都不能使这一过程完全停止,只能延缓其进展速度。
过了保质期就不能食用了吗
专家表示,保质期并不代表只能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食用,而是“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即在保质期内,可以保证食物最佳口感和品质,所以建议消费者在保质期内食用。但保质期并不是认定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有些食物过了保质期也是可以食用的。那么,要如何判断食物是否真的过期了呢?
主食类主食可以按照含水量分两类:水分较多的面包、馒头;水分较少的饼干。对于水分较多的面包类,一般保质期是3—7天,过了保质期,如果仅仅只是发干,还可以做成面包渣吃;如果发霉变酸,那就需要扔掉了。对于水分较少的饼干类,如果是密封包装,保质期一般在1年以上,只要不漏气受潮,即便过期了,味道没变依旧可以吃。
罐头类罐头都是密封包装,保质期一般较长,有的在2年以上。如果过了保质期,打开发现没有变味,可以加热食用。如果发生胀罐,说明食品被细菌污染了,应立即扔掉;如果罐内有锈蚀,也不应食用。
奶制品奶制品根据工艺、包装不同,保质期在48小时到7天不等。过了保质期,如果牛奶呈黏稠且不均匀的溶液状,或有凝块、絮状物,就不宜食用。只要适当冷藏,大多数牛奶在过了保质期1周左右都是可以饮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天,即便牛奶看上去正常,也最好先煮一下,如果煮开后产生凝块,说明也不宜食用。
肉制品如果是真空包装的肉制品,保质期可达3年,如果在干燥、冷冻的条件下放置,过了保质期后虽然营养会损失一些,但还可以在加热后食用。肉制品一旦出现“哈喇味”或肠衣发黏,就不能吃了。
食用盐食盐中的氯化钠化学性质非常稳定,长时间储存一般不会出现变质。
蜂蜜蜂蜜中水分较少,含糖量很高,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繁殖。同时,蜂蜜中还有大量酶,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因此蜜蜂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保存。但是蜂蜜产品依旧有保质期,因为如果温度合适,一些微生物仍能缓慢繁殖,导致蜂蜜发酵,出现产生气泡、瓶盖鼓胀等现象。发酵蜂蜜会产生轻微的酸味、酒味,品质口感有所降低,但不影响食用。
大米在正常环境中,大米存放时间长了并不会霉变。但为了防止污染,可将大米在太阳下晾晒后继续食用。
专家表示,还有一些食物并不适合放到冰箱,不然会加速变质。这些食物如下:
土豆、番薯土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而低温会将土豆里的淀粉分解,影响口感;而且冰箱有制冷功能,环境潮湿,容易加速土豆发芽,而发芽后的土豆中,龙葵素含量会增加,食用后可能会使人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大蒜、洋葱冰箱的温度虽低,但湿度也大,大蒜、洋葱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变质;而且,这两类食物的气味较大,若是切开后放入冰箱,会让其他食物沾上大蒜、洋葱的味道。
咖啡、茶叶茶叶、咖啡等烘干制品,经过干燥处理后,水分活度极低,微生物无法繁殖,只要注意防潮,就能保存很长时间。
此外,冷藏食品、油炸食品等过了保质期后,易存在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等安全隐患,不宜食用。(编辑李闯)
来源:中国食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