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种“生"态打造语文大课堂
摘要:语文教学只有从其本质规律出发,从学生的自我发展出发,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张扬生命的色彩。
中国论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四种“生”态;语文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
一、尊重生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尊重有生命的学生。学生和老师一样是有生命的人,只不过在年龄、见识等方面与老师“闻道有先后”而已,教师应该真正平等地对待他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可以以每周口头调查、每月座谈访问、每学期问卷反馈的形式真诚地向学生请教,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反思,不断纠正自己,真诚地为学生服务。
其次,尊重有生命的课堂文本。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是搭建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文本内蕴精深,是智者心灵、思想的精华;文本内容丰富多样,有许多鲜活的知识;文本梯度编排合理,就如同孩子共同成长的知心朋友。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文本看作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自己先和文本交朋友,为文本所蕴涵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所感染,为文本中人物的命运所牵挂,为作者精巧的构思谋篇做赞叹,为文本优美的语言而心驰神往。然后再引领孩子和文本真诚地对话、交流,演绎师生与文本之间“知心朋友”般的深情。
再者,珍视教师自己的生命。高效的课堂,教师本身就是绝好的教科书,包括渊博的学识、师人范己的言行、高尚的修养、对学生深厚的感情等,充满了任何文本无以替代的人格魅力,孩子们总是不自觉地模仿。所谓“一位好教师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位好教师能影响、激励学生的成长。”就是这个理。
二、接轨生活,打造广阔的语文课堂
从学习语文的目的来看,学生学会语言,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学习、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的需要。因此,语文课堂必须服务社会、接轨生活。那么,如何接轨生活呢?
1.课堂教学补充当时当地的素材,注重语文教学与时俱进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与生活挂钩,因此,教师应做好教学的有心人,及时将当地社会生活的焦点问题充实到语文课堂中来,更好地让学生感同身受。
2.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主动运用,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让学习接轨生活。比如写观察日记、给不在家的父母写留言条、给亲戚朋友写信和寄节日贺卡、替自己写请假条或立座右铭;学会识字写字后,鼓励到生活中识字,认识商标、路牌、店名,写父母、小朋友的姓名……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积极运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3.延伸语文教学的人文精华,注重文道结合
语文课堂,接轨学生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互帮互助的关爱精神、尊重他人的高尚品格、尊重公共秩序和自觉的卫生习惯等进行实际运用和真实体验,再造人文美、人性美,还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民俗风情引入课堂,趣化课堂。
三、注重生成,彰显文字的情感魅力
语文课堂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课堂就像是一盘“语言艺术围棋”。教师、学生、文本就像围棋中的黑白棋子,其对话过程就像围棋一样千变万化而充盈智慧。
首先,要正确看待、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的备课就如棋手布局一样,应充分研究学生、文本,作好预设。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不惟师、不惟书、不惟经验”的胆识;对课堂生成及时作出判断,应势利导,化难为“益”,巧手穿针,妙语连珠。而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真诚地和孩子们交流,切勿“惟一节课”至上。
其次,因生制宜,适度修改、拓展教学计划。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质疑,既不可一棍子打死,也不可不分情况地一味依就。课堂总是难以预测的,学生的临场情绪、课文的难易、备课没有考虑到的情况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整课时计划,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堂生成新的内容。课堂绝不是备课的展示,也不是同一堂课的重复,而是一次新的生成,生成新的智慧、情商和亮点。
四、关注生长,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关注学生的生长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一个良好的语文课堂应体现教师对学生多方面的关注。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积极有效地“生长”;关注学生心理,促进健康情感态度的“生长”;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情操的逐步“生长”。
综上所述,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真切关心以上四种“生态”,才能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