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云南人的必修课野生菌食用防毒指南
TUhjnbcbe - 2023/3/17 20:43:00
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http://pf.39.net/bdfyy/qsnbdf/170423/5327542.html

云南是全球野生菌品种和数量较多地区,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余种,云南有余种,约占全球种类的36%,占全国种类的90%;全国已知有*野生菌余种,云南有余种,其中20余种剧*。

每年6至8月野生菌繁殖生长和销售旺盛的季节,同时也是中*的高发期,野生菌中*已成为云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年云南省报告野生菌中*事件、发病人数较上年分别下降37.4%、37.5%,死亡人数与上年持平,达到近三年最低水平。

云南省卫健委发布预警

日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

联合发布了

《云南常见*菌(*蘑菇)版》

野生菌虽美味,但不能乱吃!

这些*菌要辨清

↓↓↓

为精准防控野生菌中*事件发生,年起依据中*风险将云南所辖县市区的野生菌中*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风险地区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以预防野生菌中*发生。具体如下:

风险分级

全省共划定野生菌中*风险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48个,低风险地区62个,无上报地区9个。其中宜良县、红塔区、新平县、丘北县、砚山县、澜沧县、宣威市、师宗县、盈江县、开远市等10个县市区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以上地区出现野生菌中*事件的频次较高且容易发生中*死亡事件,居民要特别注意,提升自我防范意识,降低中*风险,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高风险:10个

中风险:48个

低风险:62个(低风险≠没风险)

无上报:9个(没上报≠没发生)

低风险及无事件上报地区,采取以下措施:广泛宣传、信息报送、应急演练

(1)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野生菌中*宣传。

(2)及时报告野生菌中*相关信息。

(3)加强流行病调查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培训。

(4)及时发布野生菌中*风险提示。

中风险地区,在上述4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精准干预、强化监管、应急响应

(5)开展本地区常见有*野生菌(含致死种类)专题调查。

(6)组织开展进村入户宣传,精准宣传当地常见有*野生菌;野生菌中*宣传进农村中小学校,小手牵大手。

(7)开展综合防控,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高风险地区,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提升能力、加强监测、强化救治

(8)实时监测、定期研判有*野生菌中*趋势。

(9)提升乡镇卫生院野生菌中*病例前期处理能力,医院对重症野生菌中*病例的综合救治能力,各级建立畅通的转诊通道。

(10)省级提供技术指导(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野生菌鉴定等)。

野生*蘑菇如何辨别?

中*了有哪些症状?

如何应对?

往下看

远离*菌

1、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尽量不要吃!

2、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只吃熟知的食用菌!

3、菌盖有鳞片,菌柄有菌环,菌柄基部有菌托(或环形棱纹菌托)的白色鹅膏菌类是剧*的*菌。

4、形态上极易与可食的火炭菌(稀褶红菇、密褶红菇)相混淆的亚稀褶红菇是一种误食后引起横纹肌溶解,造成心脏骤停的剧*性*菌,死亡率极高。

5、形态似黑木耳类的野生菌,辨别可置于弱碱性水(自来水中加一点点食用碱面)或热水(≥60℃)中浸泡约1分钟,若有大量褐色至黑色色素析出,水变为深褐黑色,即可判断这是一种极易与黑木耳混淆的*菌——叶子状耳盘菌。

6、凡蜡质、易碎或触摸变黑的野生菌,属于蜡伞或湿伞类的*菌。

7、菌褶有浅绿色至青色色泽的为*菌。

8、菌褶幼嫩时呈白色至乳白色,成熟时呈深茶褐色至黑色,最后液化成液体流出,常见的如毛头*伞(鸡腿蘑)、晶粒*伞等属于*伞类*菌。

9、菌盖斗笠形,表面具有辐射状纤维条纹,菌褶茶褐色或粉色的野生菌属于丝盖伞类或粉褶菌类*菌。

10、鼻子闻有刺鼻异味、恶臭味、鱼腥味、辛辣等不悦气味的;或咀嚼有苦味、辛酸或辣味、肥皂味、柴油及油漆味等令人作呕口感的,多为*菌。

11、见手青类的牛肝菌务必烧熟、炒透、煮熟才可食用;隔夜牛肝菌菜肴再次食用前务必再次加热高温烧熟,才可食用。

应对措施

避免多种类混杂、切记烧熟煮透、不宜同时饮酒

食用野生菌应避免多种类混杂,烹饪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严禁生吃凉拌,且不宜同时饮酒。

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郑粉双:“吃菌子的时候尽量不要喝酒,因为有*菌在酒精作用下,它可以促进胃肠黏膜加速*素的吸收,也就是说加重中*的症状。”

野生菌中*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食用野生菌后,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就可能是野生菌中*。但要注意,不同*菌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有所差别。

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郑粉双:“亚稀褶红菇这一类含剧*的菌子,差不多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会出现胃肠反应,但有些会出现得非常晚,小白菌、灰花纹鹅膏这一类的鹅膏菌就非常糟糕,在吃完六个小时之后才会发生胃肠反应,因此就会让人麻痹中*性的提示。”

中*后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1、催吐或导泻:在中*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筷子、汤勺等)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容物呕吐出来,以减少*素吸收,减轻中*程度。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素排除。

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郑粉双:“第一时间是大量饮用清水,最少毫升,喝完之后用勺或者是筷子压舌根,把所吃进去的食物反复呕吐出来,一直吐到清水为止,尽量减少*素在我们胃肠道的吸收。”

2、立即就医:中医院救治或拨打急救电话。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都应迅速就医。

3、保留*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最好将食用的蘑菇拍照并携带进食的剩余蘑菇样品。

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郑粉双:“接诊医生能非常好地识别,判断是什么样的菌属,为患者制定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以及判断这种病人治疗预后会是什么样的。”

消费提示

生产经营者做到“三不”

1、生产经营者在加工、售卖野生蘑菇时,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蘑菇。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有关单位要警示风险

1、根据各地误食*蘑菇中*特点,结合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进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在发生过误食*蘑菇中*的地方,建议竖立附有*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2、菌类食品只能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人工培育的菌类食品,并保存好购物凭证,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野生蘑菇。

3、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立即采取简易催吐方式,及时拨打急救电医院就诊。

吃菌季到来

再次提醒

食用野生菌时

一定要提高警惕

防止发生中*!

云报客户端综合自中国食品安全网、云南省卫健委、YNTV2都市条形码、楚雄州学习平台

责编:郭星余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人的必修课野生菌食用防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