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沈从文如蕤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TUhjnbcbe - 2023/3/10 19:29:00

“爱她的人可太多了,她却不爱他们。她觉得一切爱皆平凡得很,许多人皆在她面前显得又可怜又好笑。许多人皆因为爱了她把他自己灵*,感情,言语,行为,某种定型弄走了样子。”这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如蕤》里女主人公所面临的烦恼。

简单的讲:一个美丽,高贵,时髦的都市女性,面对趋之若鹜的追求者,却一心渴望寻找一个能忽视她的美丽、高贵、时髦只爱她灵*的男子。

第一次读这篇小说的时候,觉得这个女人实在有点矫情,不禁想起陈奕迅的那句歌词: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如蕤无疑就是那被偏爱的。

然而再细细读这篇文的时候,才稍稍明白沈从文想传达给我们什么。再读之时,仿佛能读到沈从文在文章中所发出的一声声轻轻的叹息,对病态的现代都市文明的叹息。

就像文中讲的那句:

“民族衰老了,为本能推动而作成的野蛮事,也不会再发生了。都市中所流行的,只是为小小利益而出的造谣中伤,与为稍大利益而出的暗杀诱捕。恋爱则只是一群阉鸡似的男子,各处扮演着丑角喜剧。”

所以如蕤这样这个角色,饱含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期盼。

一、人人都渴望真爱,但不是人人都能面对真我

如蕤是某某总长的千金,拥有百万遗产继承权。品学粹美,相貌尤其艳丽,为人又活泼,又不轻佻狂野,待人接物,温柔亲切。

这样一个女子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作者也说她不独使男子倾倒,所有女子也无一不十分爱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团宠。

她是知道这些的,但是她却从来不表示意见,又快乐又健康的打发每个日子。

当她意识到在消夏会已经找不到心中所期盼的那种永不动摇的大树的时候,毅然决然的留下个纸条就走了。

在很多人看来,这样一个衣食无忧,被关爱备至的女人,实在应该惜福,如此“闹腾”实在是矫情。

但我们人人内心都是渴望自由的,又有多少人能面对那个渴望自由的真我呢?

如蕤能,她毫不掩饰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在厌倦了公式一样的男子和千篇一律的爱情后,她内心渴求追求一种刺激疯狂的爱,这是她内心的隐秘的欲望,也是人性固有的本真。

文中说,她突然明白了左拉在某篇小说中,曾提及一个贞静的女子,拒绝了所有向她献媚的一群青年绅士,逃到一个小乡村后,却坦然尽一个粗鲁的农夫,在冒昧中吻了她的嘴唇同手足。骄傲的妇人厌倦轻视了一切柔情,却能在强暴中得到快感。

如蕤甚至想,若有那么凑巧的偶遇,她也会毫不拒绝的躺到那金*色稻草堆上去。

在封建道德的约束下,如蕤的大胆与任性更是彰显了人类原始的生命力和活力。

越是得不到,越要得到,这是如蕤的偏执,将自己欲求毫不掩饰的放在台面上,比起那些遮遮掩掩虚伪的都市“文明人”,这样的人性之美是很难得的,也是作者想倡导的。

沈从文就是这样一个对爱情“偏执”的人。

人们总是对沈从文和民国才女张兆和的爱情津津乐道,然而这段师生恋,一开始却是沈从文的一场单相思。

他沦陷在对张兆和的爱慕中,全然忘了自己的身份,也从未试图利用自己老师的权威,像“聪明”的胡兰成一样,凭借自己的文坛名气,使一些小手段,让对方投怀送抱,还要把自己“低到尘埃里”。

“固执的热情,疯狂的爱,火焰燃烧了自己后还把另外一个也烧死,这爱情方是爱情!”

这是沈从文向往的爱情,他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他只有一片赤子之心。他一篇篇文笔极好的情书像雪花一样飘到张兆和那里,却全都石沉大海。

被拒绝的沈从文像孩子一样大哭。

他又拜托校长胡适去说媒。胡适跟张兆和说,“:他非常顽固的爱你。”谁知张兆和却回:“我非常顽固的不爱他。”

胡适说:“沈从文是个天才,是中国小说家里最有希望的……社会上有了这样的天才,人人应该帮助他,使他有发展的机会!”张兆和冷硬地回击校长:“这样的人太多了,如果一一去应付,简直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沈从文不是情场老手,他拥有的只是一片赤子之心,他完全沉浸在自我燃烧的过程中,只是,他烧死了自己,却没能在当时点燃张兆和。

但沈从文的真,是极可爱的,就如他笔下的如蕤一样,毫不掩饰自己对真爱的追求,更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欲望。

认定了,就去追,“顽固”的追。终究沈从文还是娶了张兆和,抱得美人归。

二、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如蕤离开消夏会,独自一人坐了法国邮轮从南部坐了到了东部海岸,去寻找使他生命发光同时他本身也发光的一种东西。

在那里,她偶然地遇到了一个男孩,这男孩身上自带一种野气、单纯,如蕤觉得他比一切绅士都要有意思。

于是她对这个不济事的“小雏儿”有了爱的渴望,她用语言和毫不掩饰的欲望试图征服这个男子,她成功了。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如蕤看得出来,那男孩儿虽嘴上不说,但是对她是极其欢喜的。

她成功的让他的心乱了。

然而当男孩知道女孩儿的身份和一些传闻时,便有意避开她了。可此时如蕤已经爱了他。

如蕤爱的就是男孩儿那一点骄傲,她以为他就是她心中一直寻找的那棵永不动摇的大树,面对男孩儿的故意躲避,她的内心是不甘的,但面对男孩儿的冷漠,她已决定要出国留学。

可是,在这个时候,男孩儿却因在实验室中*入了院。

如蕤每天都会去陪伴,他们每天都会温习三年前两人初见时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女孩儿有了更多的机会让男孩儿领会她在各种小事上的柔情。

男孩儿慢慢的变了,他不希望如蕤离开,他为这几年对她的拒绝和冷淡、逃避感到抱歉。

男孩儿已经爱上了她。

但她也知道,他和那些绅士们没什么两样了,也不过是爱了她显然易见的那些好处,爱得并不是她纯粹的灵*。

“为了我的快乐,为了不委屈我自己的感情,我就走了。莫想起一切过去有所痛苦,过去既成为过去,也值不得把感情放在那上面去受折磨。你本来就不明白我……”

留下了一封信,如蕤终究还是离开了。这离开有一种悲壮之美,也是爱情的幻灭。

这种悲壮和爱情的幻灭,也是沈从文的亲身经历

年轻时,常常引用沈从文给张兆和写的那如诗般的情书: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我曾做过可笑的努力,极力去和别的人要好,等到别人崇拜我,愿意做我的奴隶时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首领,用不着别的女人用奴隶的心来服侍我,但我却愿意做奴隶,献上自己的心,给我爱的人。我说我很顽固地爱你,这种话到现在还不能用别的话来代替,就因为这是我的奴性。”

,,,,,,

年轻时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是炙热的,是要把自己燃烧殆尽的那种毫无保留的爱,而爱情却把沈从文变成了奴隶。

张兆和虽然接受了沈从文,却是从同情开始的,所以他们的感情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至死,二人都不能投契。

她始终走不进沈从文的内心,而沈从文痴迷张兆和,到头来看,张兆和不过是他对灵*知己的幻想。他寻找外在的女神,却不是灵*的知己,这段感情注定是悲剧。

她不爱他,而他,爱的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幻影。

所以当诗人高青子出现在他的世界里时,他沦陷在了相知的快感里。

虽然高青子最终选择了退出,嫁了人,沈从文回归家庭,但张兆和在余生都对此耿耿于怀。

直到沈从文去世,张兆和整理他的遗稿时,她才后悔莫及,她说:“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但斯人终究已去。

结尾:

沈从文的晚年是很孤独的,爱人不理解,朋友远去,他常常一个人盯着电视发呆,一坐就是大半天,不言不语,与人无涉。

忽然有一天,他突然冒出一句话:“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他的寂寞无人懂,但他亦从未与这世界妥协,遗世而独立。

就像他笔下的如蕤,终究没有找到那个懂她的人,她是孤独寂寞的。但三年前在海边,她对男孩儿说的那句话也是沈从文借她的口说的真心话:

“寂寞也有寂寞的好处,他使人明白许多平常说不明白的事情。但不是年轻人需要的,人年纪轻轻的时节,只要的是热闹生活,不会在寂寞中发现什么的。”

与其认为这是退而其次的无奈,不如说,这是他主动的选择。

(全文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从文如蕤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