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疾病在一个集体或固定的较小人群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2~3例或以上),称为爆发(outbreak)。
常见的爆发有食物中*、伤寒、痢疾,还有化学*物中*等。爆发常因许多人短期内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由于潜伏期不同,发病有先有后。先发病者为短潜伏期患者,后发病者为长潜伏期患者,大多数病例发生日期往往在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即常见潜伏期。发病高峰与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基本一致。因此可从发病高峰推算暴露日期,从而找出引起爆发的原因。
各种疾病均可发生爆发。爆发类型很多。其时间分布也多种多样。
食物中*爆发常在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内发生,多因共同食入某种食物所致。病人突然增加,很快达到高峰,而后下降。病人常集中发生在同一潜伏期内,流行曲线呈单峰型,如下图,某单位食物中*的时间分布:
伤寒爆发多见于水型和食物型两种。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地区,爆发常发生于大雨之后,与雨水冲刷地面而污染水源有关。发病人数在1~2周内迅速增加,以后逐渐减少。病例分布于一个最长潜伏期内。病人地区分布与水源供给范围一致。爆发后常可见到拖长的流行波,称为“接触性尾巴”,是因日常生活接触所形成,如下图,乙型副伤寒水型爆发病曲线(3日计):
伤寒食物型爆发多由于带菌者或病人污染物品引起,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其发病人数因污染食物种类、食用人数及污染持续时间不同而异。在短期内病人数急剧升高,若非持续污染则发病人数很快下降,若为持续污染则流行波可呈长期波动或出现第二高峰。因此,必须尽快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以防止疫情蔓延。
非传染性疾病爆发事例亦不少见。年我国南方某农场发生一起阴囊皮炎爆发,首发病例发生于年,年2月份发病人数开始上升,8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流行告终。前后发生阴囊皮炎病例例,罹患率高达56.63%。经调查研究证实是由于缺乏核*素(维生素B2)所致(图2-6)。膳食中供给量不足,加工烹调方法不够合理是引起爆发流行主要原因。
如下图,阴囊皮炎逐月发病与各种水溶性维生素供给量的关系:
----------------------------------
“爆发”与“暴发”二词在医学上的正确应用
语言、文字随着时代而变化和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无论如何都有规范。如今的媒体书刊上错别字之多已经习以为常,不值得大惊小怪;不仅“启示”在校园的张贴里遍地开花,而且报刊上(甚至学术期刊上)的“启事”也都成了令人有所领悟的“启示”。
“爆发”和“暴发”的读音相同、词义相近,词典上都解释为“突然发生”或“突然发作”,但不论是词义还是约定俗成的用法,在医学书刊上原本是十分明确的。“爆发”是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从年苏德隆教授主编的《流行病学讲义》的爆发概念开始(其实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不论是教科书还是重要的参考书上,都一直把疾病(主要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过程或势态称为爆发(outbreak)[1-8]。而“暴发”通常用其形容词——暴发性(fulminant,fulminanting)作为疾病的临床状态的修饰词,常用指称一些急性发生、进展迅速、病情严重的疾病类型或综合征,如过去常见的暴发性菌痢、暴发性流脑(即流行性脑膜炎或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还有暴聋和暴发性紫癜(purpurafulminans,拉丁文)等。
然而,我现在读到的国内所有医学期刊,包括《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在内,除个别例外,几乎都把描述疾病流行过程的“爆发”一律改成“暴发”。去年北京的一个专业期刊编辑部向我约稿,文章中有几处被编辑作了不适当的修改,在校对时我据理更正过来,但传染病的“爆发”还是被改成了“暴发”。年,“文革”期间,原有的专业刊物几乎全面被封杀,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主办的《流行病防治研究》(后来又改回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是刚办的少数几种专业期刊之一。该刊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在编辑部寄来的校样上,我发现文中的“爆发”被改成了“暴发”,于是向他们指出这个改法不对,并要求更正,可是没有效果。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这种改法。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写的《医学期刊编辑基本知识讲座》第页称:“‘暴发’不宜作‘爆发’”。这可能是现今医学刊物上把流行病学上的“爆发”改为“暴发”的原因。显而易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而且“暴发”与“爆发”是两个不同的词,在缺乏语境条件下笼统说“不宜”,只会造成混乱。现在已经造成了一个用词的混乱,绝大多数流行病学书上所称的“爆发”,在医学期刊(包括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书籍上则把这种“爆发”改为“暴发”,甚至在预防专业用的第3版《流行病学》教科书中,有些章节用“爆发”,有些章节则用“暴发”。
“爆发”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如战争爆发、火山爆发,但令人惊讶的是,年版《辞海》中,“爆”字下竟没有“爆发”词条(下册:页),只有“暴发”。在“暴发”词条下有一个解释是“医学上称疾病流行过程的一种表现”(中册页)。《辞海》上的失误是编撰这一词条的专业人员不求甚解所造成的,而辞典专职编辑的疏漏也难辞其咎。医学书刊上的混乱,可能是受《医学期刊编辑基本知识讲座》和《辞海》错误的共同影响。
为什么说“暴发”用得不对呢?除了词义和约定俗成以外,专业术语审订还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遵从基本学科的术语。“爆发”是流行病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流行病学当然是“爆发”的基本学科。自从国内的流行病学上出现“爆发”一词以来,教科书和参考书上就一直是“爆发”。试看我国主要的流行病学著译中,除第3版的流行病学教科书外,均为“爆发”,而且沿用已久。
笔者查了手头的几本常用的汉语词典:《新华字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和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年12卷本),试图从词源上寻找“爆发”和“暴发”的差别。首先,“爆”和“暴”的含义不同,是不能互换的;“暴”不是“爆”的简写或简化字。“爆”是“猛然破裂或迸出,如爆炸、爆破。”《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爆发”的解释更为明确:“(力量、情绪等)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因而有战争、火山的“爆发”,而不作“暴发”。“暴”是“急骤、猛烈或猝然”的意思,如暴雨、暴病或暴死(医学术语称猝死)。媒体报道常说,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或笑声,也不用“暴发”,而个人的突然大发脾气则称“暴怒”,个人的“突然发财得势”,称为暴发户。《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就称病人的疾病突然发作是“暴发”:“太子血气不时,交错不得泄,暴发于外……”《汉书·沟洫志》和《旧唐书·五行志》上均称洪水为“暴水”,所以称山洪为暴发。从上述所举的这些例子,大致可以看出这二个词在医学上的用法原则:“爆发”用来描述一种疾病在人群集体中的突然出现,所以日文称为“集团发生”(尽管在西方文献中,一个地区很少见的疾病,只要突然出现一二例,也用outbreak“爆发”);而“暴发”则用来修饰个体病人的疾病急骤进展的严重临床类型。在非医学专业的书籍报刊上,“爆发”与“暴发”的用法也都与上述原则相同。例如,我在写这篇文字时,正好拿到一份年10月8日的《参考消息》,上面有一篇“海洋生物疾病缠身”的文章,其中有一句(海洋生物的)“疾病的爆发次数正在增长”。此文的译者和编辑是医学刊物的圈外人,所以没受上述错误的影响。因此,把描述流行过程的“暴发”改回来,恢复“爆发”一词的原本用法,对于避免混乱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