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酸类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平安校园实验室安全之痛思行一 [复制链接]

1#
·

实验室安全第一篇

实验室事故案例以及安全操作方案

·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大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匮乏和安全技能欠缺的现象。

////案例一:中科院化学所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

事故原因: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学生实验操作不当,反应釜未冷却就打开反应釜,导致爆炸,学生当场死亡。

//案例二:北京市某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年12月26日,北京市某大学2号楼实验室内学生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试验时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

使用搅拌机对镁粉和磷酸搅拌、反应过程中,料斗内产生的氢气被搅拌机转轴处金属摩擦、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爆炸,继而引发镁粉粉尘云爆炸,爆炸引起周边镁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烧,造成现场3名学生烧死。

违规开展试验、违规购买、违法储存危险化学品;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导致本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历年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盘点//

-10-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路校区一实验室发生爆燃,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

-3-31

中科院化学所因一学生操作不当发生反应釜爆炸,造成1人死亡

-12-2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在做实验时,将硫酸泼洒到多名女同学身上,致女生脸部、眼珠受损严重

-2-27

南京工业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灾

-12-26

北京交通大学市*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

-11-11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多名学生受伤,累计处置费用约1亿元

-3-27

上海复旦大学化学西楼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学生手部重伤

-3-19

山西中北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情,过火平方米,损失39万元

-9-21

上海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重伤(失明)

-8-31

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实验废液暂存处发生火灾

-1-10

北京化工大学科技楼实验室发生着火事件

-12-18

清华大学何添楼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博士后人员死亡,推测原因为氢气瓶意外泄漏

-9-22

北京大学化学楼一实验室起火,系学生做实验时,火焰枪与氢气管连接处脱落,氢气喷出后被引燃

-4-5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化工学院一实验室储气钢瓶爆炸,致1死5伤

历年外校都有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我们为不幸的发生感到沉痛更需要警醒,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

关于实验室的危害以及操作规范

01

腐蚀及爆炸事故

强碱、强酸和某些强腐蚀性物质与水或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大多会产生具有强腐蚀性的烟雾,而吸入粉尘、烟雾等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同时,强碱、强酸以及一些有*试剂等接触皮肤或裸露的局部器官也会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灼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是最常见的事故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02

火灾及烧伤事故

化学物质多具易燃性,这些物质遇到火源很可能起火燃烧,易引起火险或火灾。有机溶剂通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蒸气可以飘移到较远的地方,如果接触到火种,顺着蒸气燃烧,会导致液体着火

?以防为主,杜绝火灾隐患。了解各类有关易燃易爆物品知识及消防知识。实验室及实验楼内严禁吸烟或焚烧其它物品。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理,发现火灾主动扑救,及时报警()。实验室使用电炉、电热干燥箱等强电和明火电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中采用易燃易爆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必须严格根据使用说明规范操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每天离开实验室前,要作必要的安全检查,关好水,断电,关好窗户,锁门。

03

中*事故

化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药品几乎都有一定的*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中*事故。中*又可分为两类:慢性中*和急性中*。慢性中*不容易引起重视,很多症状都是要在中*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通常为几天或者几个月,有的甚至若干年以后。中*的症状很难察觉,多数为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失常等,通常会未老先衰、早逝等。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性及防护措施。操作有*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必要时佩戴防*面具。

实验室安全是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涉及到实验操作者本人的健康安全,还包括实验室内其他人员的安全、周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人的健康等方面,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托起实验室安全的重任,为营造校园安全稳定的局面添砖加瓦。

文案:杨国泽

排版:段新苑

审核:邱宇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