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关于新冠病*疫苗
你是否还有很多疑问?
热点问答来了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疫苗接种快问快答
1、国内疫情控制得很好,还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非常有必要,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并非没有感染风险,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尤其是重症率和死亡率。
2、现在哪些人可以接种?
目前分阶段开展各类人群接种,主要是18岁以上人群,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人群;以及身体基础状况良好的老年人。
3、哪些人不能接种?
以下五类人群不建议接种: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4、疫苗接种前、接种后,需要注意什么?
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病*疫苗相关知识;
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护照等),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
5、接种疫苗后发现怀孕,该怎么办?
打过疫苗发现怀孕,不建议采取特别的医学措施,包括终止妊娠,建议后期做好孕妇的随访和定期检查。
6、过敏性体质可以接种疫苗吗?
对疫苗成分过敏,或接种后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不建议接种;
普通的过敏性体质,如花粉过敏、食物过敏(如海鲜、鸡蛋、鱼、虾)、青霉素过敏等,可以接种疫苗,接种后一定注意观察30分钟。
7、冠心病、糖尿病人可以接种疫苗吗?
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用药或者生活方式调整而控制在稳定水平,不在急性发作期,可以接种疫苗。
效期
8、打完疫苗可以喝酒吗?
喝酒本身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证,但是可能会增加其他偶合性事件的发生风险,建议接种疫苗前后尽量避免过量饮酒,保持规律的生活、清淡饮食。
9、接种疫苗受季节影响吗?
不受季节影响,全年均可以接种。
10、新冠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吗?
不建议同时接种,间隔至少14天。特殊情况下,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可以不考虑接种间隔。
11、接种疫苗半年后要打第三针?
目前只有半年的数据,至少半年内是有效的,并不是说疫苗的保护期只管半年,希望大家不要断章取义。正在对大量三期临床持久性进行监测和观察,这个数据是不断积累的,就是大于半年以上的数据,应该说我们还是有信心,据目前观察的情况,没有半年以后要接种新的加强第三针的说法。
12、打了新冠疫苗影响备孕吗?
接种新冠疫苗并不影响备孕。对于孕妇接种疫苗,并没有证明有风险,而是伦理不允许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欧美一些疫情高风险国家已经为孕妇接种了新冠疫苗,未见异常。
目前没有去接种孕妇这个群体,但是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接种疫苗时不知道自己怀孕,而孕检发现阳性,比较慌张。要不要人工流产?对胎儿是否有风险?国际主流技术建议,疫苗接种风险微乎其微,但是为此流产这个风险会更大一些。
活病*疫苗不适合孕妇和备孕人群,而现在的新冠疫苗,不论是上市的还是进入临床试验的都没有活病*疫苗,对备孕人群是安全的。
13、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多久可以献血?
新冠病*灭活疫苗接种者,接种后48小时后可献血;接受其他类型新冠病*疫苗接种者(不包括减*活疫苗),疫苗接种当日起,14天后可献血。
14、为何我国老年人不优先接种?
国外疫情严重,老年人感染和死亡风险都很高,需要优先接种疫苗予以保护,从最高年龄组往下推,目前在美国的中青年人还排不上接种。我国为什么把老年人放在第二步?因为国内感染风险很低,当前首要任务是外防输入,所以要优先接种风险较高的重点行业人员和中青年。我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老年人稍后更稳妥地接种疫苗。
15、接种新冠病*疫苗后感冒发烧了是怎么回事?
这可能是偶合症。所谓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即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因果关联。
接种后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告知你的接种点医务人员。同时正常就医,进行治疗
16、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喂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17、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咽炎、慢性胃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经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每日按时按量服药后,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在一定水平且无其他不适症状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后还是按医嘱正常服药。
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后,若是血糖长期控制稳定在一定水平且无其他不适症状者,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对于正处于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或患上述并发症痊愈未满2周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暂缓接种。使用各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包括胰岛素,都不是疫苗接种禁忌症,接种后仍按医嘱用药。
其他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咽炎、心悸、过敏性鼻炎、冠心病等等,只要不是在发作期,都是可以接种的,若是在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
18、肝肾功能异常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对于存在由于肝脏肾脏自身疾病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具体可咨询临床医生。
19、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用稳定剂量药物,病情平稳的,原则上可以进行接种,接种后正常口服原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TSH>10μIU/mL,且T3、T4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以及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建议暂缓接种。
甲状腺结节患者可以进行接种。
20、新冠病*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通常情况下,病原体、疫苗特性、受种者状况等因素影响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流感病*变异比较快,流感疫苗保护效期较短,因此需要每年进行接种。现在新冠病*虽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目前发布的信息,显示针对在英国和南非等国家出现的新冠病*所发生的变异,没有证据表明现有的新冠病*疫苗失效。新冠病*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接种,需要继续针对病*变异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和疫苗的保护持久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21、再等等看,到夏季再打疫苗可以吗?
建议尽早接种。由于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很多群众认为疫情得到控制,误认为疫情离自己很远,所以,接种疫苗的紧迫性不是太强,对疫苗接种持观望态度。在此,呼吁大家,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流行,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希望大家积极接种疫苗,以早日获得免疫力和保护力。
22、为什么说至少70%的人打疫苗,才能形成免疫屏障?
长远来看,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必须要通过接种疫苗来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按照新冠肺炎传播系数2.6计算,全人群免疫率应达到61.54%以上,按照国药中生北京公司灭活疫苗期中分析保护效力79.34%测算,我国人群实际接种率需达到77.6%以上,即我国14亿人口需完成约11亿人疫苗接种,才能更好地建立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
23、接种完疫苗感觉头晕、胸闷、气促是怎么回事?
这可能是心因性反应。心因性反应指在接种疫苗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接种疫苗时的心理压力焦虑等所致,无器质性损害,与疫苗无关。有的是“晕针”样表现,有的是“癔症”样表现。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时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
24、癌症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癌症患者需根据癌症类型和严重程度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具体可视癌症对患者的身体影响情况而定,恶性程度较高、基础条件较差者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病*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针对既往感染者何时能接种新冠疫苗、18岁以下人群及孕期女性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指南全文如下
新冠病*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
目前,我国已有5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附条件批准上市的3个灭活疫苗和腺病*载体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结果显示,疫苗保护效力均达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型冠状病*预防用疫苗临床评价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疫苗目标产品特性》推荐的指标要求。临床试验和紧急使用阶段及前期重点人群较大规模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表明,新冠病*疫苗安全性良好。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新冠病*疫苗(CHO细胞)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基于我国获批疫苗的临床试验研究数据和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病*疫苗工作组起草了本指南,并经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审议通过。
本指南供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预防接种单位开展新冠病*疫苗预防接种使用。?
一、疫苗种类
(一)灭活疫苗。
附条件批准上市的3个新冠病*灭活疫苗产品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其原理是使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进行病*培养扩增,经β丙内酯灭活病*,保留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二)腺病*载体疫苗。
附条件批准上市的腺病*载体疫苗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产的重组新冠病*疫苗(5型腺病*载体)。其原理是将新冠病*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基因内,基因重组腺病*在体内表达新冠病*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三)重组亚单位疫苗。
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亚单位疫苗为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的重组新冠病*疫苗(CHO细胞)。其原理是将新冠病*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基因内,在体外表达形成RBD二聚体,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二、推荐免疫程序
(一)适用对象。
18周岁及以上人群。
(二)接种剂次和间隔。
1.新冠病*灭活疫苗(Vero细胞)
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2.重组新冠病*疫苗(5型腺病*载体)
接种1剂。
3.重组新冠病*疫苗(CHO细胞)
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三)接种途径和接种部位
推荐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三、其他有关事项
(一)迟种补种。
对2剂或3剂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对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对在14-21天完成2剂新冠病*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二)加强免疫。
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
(三)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疫苗的接种间隔。
(四)不同疫苗产品替换。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五)新冠病*感染及抗体筛查。
在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核酸及抗体检测;接种后也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六)接种禁忌。
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5)妊娠期妇女。
本指南对说明书中所列部分接种禁忌或慎用人群,参照下述特定人群接种建议执行。
四、特定人群接种建议
(一)60岁及以上人群。
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4个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新冠病*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该人群的数量有限,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但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二)18岁以下人群。
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三)慢性病人群。
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四)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
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五)免疫功能受损人群。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六)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五、其他事项
随着更多新冠病*疫苗的获批使用、疫苗临床研究数据的不断完善以及疫苗上市后监测和评价数据的增加,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本指南将适时更新。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健康中国